《狂飙》火了,每个人在现实中都能找到原型,或许你也身在其中

更新日期:2023-01-31 11:06:19阅读:3476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近期《狂飙》的热播,听到的许多的讨论声音。其中有许多的无奈,也有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先不谈这是一部打黑除恶题材的电视剧,就单纯从现状,以及人物历程来看,就是一部职场大戏,演绎了每个人的心理动态,以及揭

近期《狂飙》的热播,听到的许多的讨论声音。其中有许多的无奈,也有值得人们深思的地方。

先不谈这是一部打黑除恶题材的电视剧,就单纯从现状,以及人物历程来看,就是一部职场大戏,演绎了每个人的心理动态,以及揭露了职场中现状。

如果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其实身边类似的事情每天都在上演,只是更加隐蔽,也许是习以为常之后的麻木。

在这里从以下几个角度与大家共同探讨。

01.普通人跃迁之路

反面人物:高启强,杨建。

高启强的转折点在认了陈泰这个干爹之后,一年完成身份的三阶跳。试想一下,如果徐江案结束之后,高启强没有认这个干爹,他要付出多少的努力,才能完成身份的三阶跳?别说一年了,许多人恐怕一辈子都不一定能达到。

起初高启强与陈泰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上,陈泰可以选择高启强,也可以选择别人,所以,在工地当众下跪也就不难理解了。

这就是社会现状,普通人想要跃迁,引路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无独有偶,再谈杨建凭什么是供电局副局长,难道仅仅因为高启强为他疏通关系的原因?杨建又凭什么能让当时的高启强为其疏通关系?难道仅仅是为他盈利,提供便利?至少杨建不具有唯一性。

原因很简单,杨建是孟德海的女婿,就像赵立冬挺王力,不过是赵立冬与孟德海的博弈而已。从黄老说:“黄老说,你(赵立冬)和高启强、孟德海就不要扯胳膊扯腿了。”就很说明问题了,黄老是个站在局外看局内,许多事情看得更清晰。

只不过杨建最终站错了队伍,有岳父这个强大的背景,结果选择了错的一方,难怪后面越陷越深,如果是孟德海阵营中,他的结局很可能会改变。

这也是职场中,许多人因为站错队,而导致自己深陷泥潭的原因。

02.坚守的“底气”

正面人物:安欣。

安长林、孟德海是他亲生父母的生死之交,就单凭安长林收养安欣,他的背景已经超过了许多人,再加上孟德海的加持,以及与孟钰之间的深厚感情,在这样的背景,才是他坚持到最后的原因。

否则,安欣很可能会与陆寒一个结局。

虽然有次安欣说:“我可以跟高启强耗一辈子,你们都有家庭,你们不行。”可惜,并不是因为单身,无牵无挂的“底气”,更重要的是他身后的标签。

比如,李响、张彪都是如此,他们并非不懂是非对错,可是他们有什么“底气”来坚守正义?

剧中安欣在专案组之前是宣传科科长,那是因为有人保他,哪怕是高启强也不敢轻易动他而已。可能有人会说:“安欣在高启强混得最差的时候给过他感动。”

可如果想一下陈泰的结局呢?那是让高启强发生质变的引路人,结局依然是被架空,不动安欣不仅因为他的身份,更重的是身后的背景。

即便是有背景,安欣的仕途也不是那么顺当,年轻时立功,连专案组领导看到了都说这个年纪,才混到科长,也表示匪夷所思。

比如,谭思言、李响为什么会被除掉,难道只是他们掌握了有利的证据?那么安欣在卧底时,看到的一切,以及李响后来提供的证据,难道不是被除掉理由?

安欣懂得隐忍是一方面,但更重要的还是他的“底气”来自于安长林、孟德海这样的长辈,他身后的标签,成为了坚守到最后的“底气”。

同理,职场中那些有背景的人,哪怕不做事,或者是做错事,一样会被容忍,如果换成没背景的人做相同的事情,结局可想而知。

03.肆无忌惮的原因

剧中那些人不法分子,之所以肆无忌惮,大多数是因为身后靠山。就拿李宏伟来讲,不过就是个小混混,之所以敢那么横,无非是因为老爹李有田,大小还算个干部,只不过他不知深浅而已。

同理,高启强起初有陈泰撑着,后来交了投名状之后,赵立冬成为了他后台。

反观那些没后台,没背景的人,比如,李响只能以身试法搜集证据,看守所传递信息的狱警,张彪,以及许多被拉下水的人,并非他们愿意,而是他们没有任性的资本。

安欣对唐小龙隐喻的一句话:“路你自己走的,是你跑上来的,是你的选择……”好像是说,不要为自己犯错找理由,找借口。

可再看高启强起初也不过小人物一步步被逼上歪路,为了生存、为了生活、为了活的更好……渐渐的走上不归路。

当然,还有一些人肆无忌惮,不仅仅是因为有后台,有靠山,还因为他们是那张利益网中关键环节。

一张网,抓到一个节点上,那么整张网都会扑过来,将抓住节点的人包围。就像徐忠接到领导电话,说:“我能扛得住。”

可领导的回复却是:“我快扛不住了。我觉得你做事要周全一些,特别是对那些老干部……我不是刀枪不入啊。”

话里话外不就是在说,查到一定程度就差不多了,要是再查下去,后果由你自己考虑吧。

再谈现实职场中,许多事情不也是这样吗?有些人因为有后台,有靠山,哪怕明知道是错,也敢去做,因为一旦既成事实,大家都是收益者,成为利益共同体。

04.付出的“代价”不是谁能承受

安欣这样的人现实生活中确实存在,之所以值得敬佩,是以为他付出的“代价”,这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承受的。

他是本身是被收养的,没有家人,46岁未婚,(为了正义,为了所爱之人不受牵连),在单位又不受重用,换位思考有多少人能坚持20多年的时间。

恐怕在这20多年里,早就开始自我怀疑,这份坚持是否值得。他并不是没有选择机会,而是守住了心中那份坚持。

李响用他以为对的方式在赎罪,张彪逐渐的把路走歪,这才是大多数人选择的常态。

试想一下,在单位不受待见,不被重用,生活里没有至亲之人的倾诉,一切都要自己默默承受,坚持到正义的到来。艺术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安欣等到了正义到来,可有多少坚守了一辈子,正义真的会来吗?

在物欲横流的当下,有多少人还怀揣着年轻时的坚持?大多数人都被社会,现状磨平棱角,哪怕就是安欣,在第一次见到专案组时,也不完全信任,用相对隐晦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

现实中,哪怕自己是对的,能付出如此“代价”,坚持到最后的人,也是寥寥无几。正如职场中常说的一句话:“没有非黑即白,还有中间地带,色彩斑斓才是常态。”

写在最后

《狂飙》不仅仅是一部扫黑除恶的影视剧,也揭开了人性的一面,从社会现状,到职场“潜规则”。有些是因为无奈走上了歧途,有些是因为贪婪,更多的是因为自己的选择。正如安欣对唐小龙说的那句话:“没人逼你,是你自己选择走到这里的……”

狂飙许多安欣孟德海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