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的雪——伟大的抗美援朝》重温热血传奇,唱响英雄颂歌
随着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大捷”在荧幕中的呈现,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出品,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摄制,鹿鸣影业有限公司承制的剧情纪录片《热的雪——伟大的抗美援朝》(以下略为《热的雪》)于1月20日收官。它以剧情纪录片的形式,以抗美援朝经典战例为切入口,以大银幕的拍摄制作规格,全景式呈现出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创造的雄壮史诗。
从1月15日开播至今,在短短的6天时间里,观众跟随这部纪录片完成了一段独特而难忘的历史之旅,70多年前保家卫国伟大战争中的“抗美援朝精神”感人肺腑、直击人心。
人物内心独白凸显真实质感
剧情纪录片不鲜见,但《热的血》开篇就打破了很多人心中对“纪录片”三个字的固囿印象。从志愿军第39军军长吴信泉的内心独白切入,“我看了看手表,一种真正走进战争的心情,犹如江水那样翻滚起来。”用声音扮演形式出现的吴信泉旁白有着坚毅笃定的语调,将观众直接带回1950年10月22日晚8点20分那个平凡又伟大的时刻。
这是剧情纪录片《热的血》在纪录片形态创新上一种大胆的尝试。根据亲历者的回忆录和采访整理出“人物独白”,再选择合适的演员用声音扮演这一人物。用不同人物的旁白串起的云山战斗、三所里战斗、长津湖之战、铁原战斗、上甘岭战役、金城战役六场经典战例,如同六幅波澜壮阔的恢弘画卷在观众眼前徐徐展开。而志愿军第20兵团司令员杨勇、奇袭白虎团团部的侦察排副排长杨育才、长津湖战斗中的迫击炮班战士杨德盛等人的内心独白,则如画龙点睛,让画作更加打动人心。
这一新颖的呈现手段,在引人入胜的剧情中时刻凸显着纪录片的真实质感,让《热的血》在还原历史的过程中抒写出人物性格,带领观众走进人物内心,真正做到了润物细无声。真实感、贴近感层层叠加,平实的语言反衬着中国人民志愿军指战员的英雄壮举,一个个荡气回肠的音符穿透70余年漫长光阴,直抵人心。
情景再现突破固有模式
作为一部关于抗美援朝经典战例的剧情纪录片,《热的血》有大量的情景再现。这些情景再现突破了传统的写意模式,同时在整体和细节上都牢牢把握住了历史还原的准确性和战争场面的真实性,让“演绎”的成分成为纪实的加分项。其中,既有我们非常熟悉的杨根思、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楷模,以及奇袭白虎团、铁原阻击战等经典事迹;也有大众相对陌生的李家发、赖永泽等指战员的感人故事。不论是在课本中读到过的文字,还是在新闻照片中看到过的形象,都通过情景再现变成生动真实且丰满流畅的影像画面,一方面实现了纪录片的真实与理性,另一方面让观众跟随情景再现产生情感共鸣。
在这些呈现的影像背后,是上百人规模的专业影视剧组的主创配置、多位军事党史专家及学者逐字逐句的核实斟酌、挑选扮演者时对神形兼备的苛刻要求……从而使《热的血》最终突破了主流题材纪录片的模式禁锢,成就了纪实叙事美学的意象重构,打造出了一部对接环球视野的纪录片精品。
视听效果向大银幕看齐
作为一部新颖耐看的纪录片,《热的血》不仅在整体风格上打开了国内主流纪录片的新局面,更在视听效果上实现了突破。该片中的战争场景几乎达到七成,主创以4k50帧的制作规格还原了逼真的战场画面,在一部小荧幕作品中呈现出了大银幕的恢弘质感。
在影像呈现上,《热的雪》既有着宏大的场面,又有大量的特写镜头,讲究的光影、大量的升格摄影和手持摄影的应用,使得每一帧画面都如同一幅艺术作品,给观众带来高级的审美享受。此外,层次丰富的音效、电影配乐般的背景音乐,都实现了感官层面的立体化、多元化触达,一方面推进剧情,另一方面牵动观众情绪,产生更多的情感流动和共鸣。
正是这样的视听呈现,让不论是三所里战斗中超越人类体能极限的绝密急行军,还是长津湖之战里可歌可泣的60余位受冻牺牲的指战员,以及在方圆仅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创造了不朽传奇的志愿军将士,都更加生动鲜活,深入人心。
抗美援朝战争“是中国人民站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在这场伟大的胜利中,每一场战斗、每一次冲锋无不体现着中国人民志愿军这支正义之师不畏强权的民族风骨和舍生忘死的民族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