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名导到院长 角色变了专注点跟着变了 田沁鑫:用作品引领国内戏剧

更新日期:2021-06-11 06:09:59阅读:112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2020年12月8日,著名导演田沁鑫被任命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19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长。如今,她已经上任一个多月,置身于各种繁忙琐碎的工作当中。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

  2020年12月8日,著名导演田沁鑫被任命为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成为中国国家话剧院19年历史上的第一位女院长。如今,她已经上任一个多月,置身于各种繁忙琐碎的工作当中。接受记者专访的时候,已经是深夜11点多,但穿着红色休闲服的她看上去依然精神饱满,她一边收拾办公室里的杂物,一边招呼记者,直到一切都井然有序,才泡上一壶好茶,落座畅谈起来。

  ■让更多人看到戏剧新的样式

  记者:就任院长已经一个多月了,你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田沁鑫:这一个月,每天都在了解各部门情况,比如财务、预算,都是我以前不熟悉的。我上任之后,比较重要的是了解后勤人员的情况,如果有特别困难的人员和家庭,要想办法帮助他们。《四世同堂》剧组在深圳跨年演出,作为这个戏的导演,因为疫情防控我没法到现场,我给每个人都买了玫瑰花,还有我自己手写的贺卡,表达我的一份心意。剧院也让演员中心和创作部都给大家发了新年贺信,希望艺术家们和各个部门都能感受到剧院的温暖。国家话剧院是一个艺术院团,我希望能更好地把艺术氛围带起来。作为国家艺术院团,最重要的还是要出人出戏,但是要慢慢来,不可能一口吃个胖子。

  记者:这几年,无论是从外在形象,还是工作方面,大家都能感觉到你有很大的变化。所以很想了解一下你这些年的心路历程,哪些经历、哪些时刻,对你有特别深刻、特别大的影响呢?

  田沁鑫:2017年5月,我在上海导青春版《狂飙》时,因为急性胰腺炎发作住院,在上海瑞金医院住了44天重症监护室,22天没有吃东西,只靠流食和营养液,瘦了10公斤。经历了这样一场生死考验,让我对生命也有了新的感悟,所以当我出院之后,重新走在结实的大地上,心里就觉得可珍惜了。我原来打扮比较中性,但出院之后,也不知道为什么,就想烫头发,穿裙子,变个样子。

  记者:你在戏剧圈里,早就是人尽皆知的导演了,但对于全国普通观众来说,更多是通过央视节目《故事里的中国》了解你,你也让大家看到了戏剧的一种新样式。

  田沁鑫:我当初接下这个任务,就开始一个故事接一个故事来做。《故事里的中国》第一季主题,是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献礼。我们梳理了这70年的优秀经典文艺作品,重做了《永不消逝的电波》《平凡的世界》《林海雪原》等。第一季节目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剧组主创人员很受鼓舞,因为我们的付出就是为了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人民的故事,讲好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故事里的中国》第二季主要讲的是新中国的故事,为国家做出贡献的英模人物故事,做了《扶贫路上》《英雄儿女》《钟南山》《国歌》《雷锋》等。虽然用了一些明星演员,但每个故事都是从人物出发。感谢中国国家话剧院和央视综合频道、央视创造传媒的合作,让我有了一次能够密集接触当代现实题材作品的机会。

  ■要做“守正创新”的中国戏剧

  记者:当初为什么选择了做戏剧呢?那个时候你还没有进入国家话剧院,做戏应该是一个很不容易的状态。

  田沁鑫:我毕业后去了深圳,远离了北京。北京人有时自己身在北京时并不珍惜,因为我们的文化生活确实非常丰富。在北京时我经常骑着自行车六九城去看戏,去美术馆看展览,都是常态。去深圳只是很想到外面去看看。但到了深圳后,忽然觉得自己没有戏可看了。那两年时间,我只进过两次剧场,一次是看深圳交响乐团的新年音乐会,一次是看安徽黄梅戏二团的《天仙配》。那时我就突然特别想戏剧。原来不知道自己爱戏剧,离开它了,才觉得自己很爱它。于是决定还是回北京,因为我要做戏。

  记者:这么多年,出了这么多作品,你自己的戏剧观是什么呢?

  田沁鑫:我做戏剧,基本都是在做正剧,都是在讲中国故事。我很坚持四个字,就是“守正创新”。我认为中国的演剧观,就是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中和之美”、受道家文化影响的“超脱之虚”、受楚骚文化影响的“夸饰之奇”、受禅宗文化影响的“意境之说”,它们共同构成了整个中国的艺术精神。我们现在谈中国的表导演艺术也好,中国的剧本结构也好,讲好中国故事也好,如果不了解中国的文化精神传承,不了解中国艺术审美精神的妙处所在,那么即便学习再多西方的东西,也没有办法建立好我们自己的演剧观,无法传承我们的文化。所以,我认为这一点是当务之急:我们要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要实现文化强国之梦,中国文艺也要成为世界的佼佼者,需要所有艺术家的文化自信。

  这种文化自信来源于我们要觉知五千年文明聪慧、妙趣的艺术精神,高超的功夫,还有东方古老大国的哲学精神。它的文思、艺理、文脉,传承、精神和精华,都需要我们去感悟和贴近。这样的话,我们排都市戏,是很中国的;排现实题材作品,也是活生生的中国人;排古代戏,也是有中国文化精神气质的。

  ■探索确立中国戏剧表导演艺术

  记者:你那个时候愿意放弃一切来做戏,但现在担任院长重任,却有可能会影响你作为艺术家的创作,你的取舍态度是什么呢?

  田沁鑫:我今天还在想这个事儿,我现在要去真正做一个院团长。以前我一直是个导演,在未来的岁月中也有可能会导戏,但我现在更多的精力倾向于为剧院工作,让更多的年轻导演有更多的机会,承担中国国家话剧的责任,要去思考拿出什么样的作品和国际进行交流,拿什么样的作品引领国内的戏剧。我希望能够和大家一起来探讨中国国家话剧院的表导演艺术,一起来探讨中国国家话剧院该怎么样做,这是我的想法。

  记者:作为院长,对国家话剧院未来在创作上有些什么计划呢?

  田沁鑫:今年是建党100周年,我们有三部新创作品,表现公安干警的作品《英雄时代》,反映中国共产党一大题材的《红色的起点》,根据小说改编的新戏《最后的电波》;另外,复排剧目有抗疫题材《人民至上》、扶贫题材《村里新来的年轻人》、英模人物题材《谷文昌》,还有关于党建的《三湾那一夜》。

  同时,剧院要研究中国戏剧表导演的艺术,确立国家话剧院的演剧风格;要恢复作家戏剧,了解网络文学IP,开掘更多好作品;要合理运用剧院明星艺术家资源,让更多的观众能够看到表演艺术家们精湛的舞台表演;要加强国家话剧院的编创队伍建设,希望有更多编导艺术家涌现;还有社会上的优秀导演、优秀艺术家,可以到剧院来导戏。继续联手中央电视台与国家话剧院的深度合作,传播国家话剧院的影响力。中国国家话剧院还会与全国话剧团体和社会个体加紧联谊,与网络平台合作,加强“线上演播”的研究与戏剧产品的投放,希望产生更好的社会影响力。 本报记者 王润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