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体育电影 跳出了励志的坑

更新日期:2021-06-11 06:07:53阅读:25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体育题材的电影不好拍是因为无论怎么拍都很难跳出励志这个大坑。励志一次两次行,次数多了容易让人审美疲劳,搞不好反倒滋生出消磨热情和消费斗志的副作用。传记片也不好拍,因为历史事实在那儿摆着,留给编导的空间

体育题材的电影不好拍是因为无论怎么拍都很难跳出励志这个大坑。励志一次两次行,次数多了容易让人审美疲劳,搞不好反倒滋生出消磨热情和消费斗志的副作用。传记片也不好拍,因为历史事实在那儿摆着,留给编导的空间太小,如何平衡电影的戏剧性和史实的客观性,是一个很不好处理的难题。所以,挑战一部体育题材的传记电影,似乎无异于自己挖坑埋自己,其难度是可想而知的。拍摄于两年前的俄罗斯电影《绝杀慕尼黑》正是这样一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作品。影片最初的拍摄动机我们不得而知,但从最终的呈现看,确实做到了出新、出彩,堪称这类电影的佼佼者。

影片基于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男篮决赛的真实历史场景改编。说到那届奥运会,真是命运多舛。以色列运动员被恐怖分子劫杀的“慕尼黑惨案”不仅是奥运史,也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最为悲伤的记忆。而那一年发生在前苏联队和美国队之间的男篮决赛,也因为其充满戏剧性的进程和结果成为一场永载史册的经典战役。整场比赛苏联队几乎一直保持领先,而最后的关键时刻,美国队靠罚球实现反超。

此时距离比赛结束还有3秒钟,而这3秒钟的比赛竟然被反复上演。毫无疑问,这对场上的球员来说是一次彻头彻尾的精神折磨。想象一下,这相当于场上10个至尊宝一起玩儿了三遍月光宝盒,你说崩不崩溃?然而,竞技体育毕竟是结果至上的,最终苏联队依靠一次长传绝杀,一分险胜,夺得冠军。一脸痛苦的美国队员不仅当时拒绝接受比赛结果,而且直到将近半个世纪以后的今天,美国队仍然没有领取那本该属于他们的亚军奖牌。

影片利用最后40多分钟的篇幅高度还原了那场经典比赛的场景,这让人想起今年另一部结尾“高仿”的传记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一次体育,一次音乐,同样的激情震撼,同样的热血沸腾。

但一部体育题材电影如果仅仅做到了结尾的热血,是不具备说服力的。以弱胜强、草根逆袭这些千人一面的桥段仍然属于励志话语的范畴,前面铺垫得再好,充其量不过是一次意志的胜利。而本片在高度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难能可贵的没有去妖魔化自己的对手美国队,而是利用有限的篇幅着重刻画了当年那支苏联队从教练到每个队员的情感纠结和价值选择,尽量赋予他们个性和尊严。所以说,本片的成功不仅仅是一次关于体育精神和意志的胜利,更是一次主创团队冲破价值观窠臼的观念的胜利。

影片故事发生时正值冷战时期,美苏意识形态争端几乎主导了一切社会活动的开展。然而,身处大历史背景下的普通人又在做着怎样的价值判断和选择呢?他们真的会像被描述的那样“高度一致”吗?当然不是。学者许倬云说,除了最大的全人类和最小的个体生命是真实的,其余都是虚无的。个体之所以鲜活,源于他们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就像片中那些球员,即便身处百般禁锢的高压体制,他们仍然会在去欧洲比赛时偷偷给家人带礼物,也会在日常训练和参加妹妹婚礼中选择后者,甚至会在抵达西德后悄悄策划一场逃亡。即便是从始至终不苟言笑,吊着一张扑克脸的教练加兰,也无时无刻不在牵挂着自己患病急需手术的儿子。

球员也是普通人,他们时而懦弱时而狡猾,他们从来没想过赢下美国队,甚至在打街球时还输给了几个黑人孩子。然而,正是这些普通人的情感和弱点,让他们的拼搏具备了生命的质感。他们全力以赴的最后一战不再只是为了严肃的集体荣誉,他们张开双臂拥抱的是作为运动员的竞技尊严。除此之外,影片还毫不避讳的提到了格鲁吉亚和立陶宛籍球员的国家立场问题,而最终他们无处安放的民族情感也都在博大而包容的体育精神里找到了归宿。

体育的归体育,其它的归其它,这是电影《绝杀慕尼黑》反复传递的价值取向。其实,作为一部电影,本片可能远没有达到成为经典水准,但其冷静、客观、温柔,甚至略带自嘲的笔触非但没有消解影片的力量,反而让我们看到了俄罗斯电影一步步走向开放包容的胸怀和态势。第一次,我们在电影里看到的美国队不再是妖魔鬼怪,而是一个强大的对手。其实无论在竞技场内外,尊重规则,正视对手,才是参赛者应有的积极心态,否则只能折射出自身的不自信。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