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三季:在一档综艺节目里“见众生”
#宋丹丹退出桃花坞#、#孟子义 锐评任敏汤晶媚乐队事件#……自《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三季开播以来,社交话题再次被推上风口浪尖。
从第一季的满屏尴尬,到第二季对社交关系的大胆探索,再到第三季新老坞民的适应和融合,《五十公里桃花坞》在不断探讨社交议题的同时,也逐渐形成游刃有余的社交场域。
相比于第一季观众对节目模式的适应困难,第三季明显看到大众更能接受这种深度探索社交关系的社会实验式节目,再加上MBTI文化的盛行,越来越多的人热衷于从节目中窥见真实自我,并寻找具有普适性的社交模板。
而本该在第二季基础上稳中求进的《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三季,也因宋丹丹和张国立的加入和暂离,让节目对社交关系的讨论到了一个新的空间。
不同的社交距离,逐渐完整的社交体系
集体
首先,节目对社交体系的第一层解读是“集体”,而集体关系的核心在于话语权。
话语权包含决定和反对的权力,因此,节目对集体关系的讨论,主要是从决定权和反对权两个方面展开。
第一季中的“自我介绍”名场面就突显了两种权力的对抗。
宋丹丹对嘉宾自我介绍的盘问、张翰 对“代表作”问题充满攻击性的抵触以及社恐人士内心尴尬但表面一本正经的回答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集体中个人对于话语权的服从程度。
宋丹丹无疑是掌握最高话语权的“掌权人”,张翰是旗帜鲜明的反对者,而其他大多数人则是“不想惹事”的大众本身,这种权力对抗带来的尴尬具有强烈的戏剧冲突,让节目首期充满话题性。
而到第二季的“尴尬九分钟”中,针对要不要“抢活”和要不要办“篝火晚会”的议题,集体中出现了更多不同的声音,让话语权的冲突再次成为节目的第一个爆点。
到了第三季,节目推出了一个极具实验性的机制——“No Push”装置,嘉宾能够在匿名的情况下对桃花坞的各项决定自由地选择“Yes”或“No”。
“No Push”机制其实是对话语权问题的进一步升级,在匿名选择的情况下,集体中的每一个人拥有同等的决定权和反对权,个体的声音终于有了被听到的机会。
但主打“No Push”的匿名投票机制,却在一次又一次的意见不统一中形成了新的“Push”,让分房环节成为了一个众口难调的无限循环。
正如李雪琴 所说,“这个‘No Push’机制保护的还是那些本来就不会被Push的人。”
集体与个人、匿名与实名、Push与被Push的问题再一次引发了现象级的讨论。
如果说节目第一季、第二季对社交的讨论还是集中在人与人的矛盾上,那么第三季的创新设计则是把焦点完全放在“社交”本身,让嘉宾作为实验样本,讨论的其实是更大规模、更深层次的集体问题。
家庭
其次,“家庭”也是一种极具讨论价值的社交关系。
在冷眼看来,《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三季主要是从角色配置和金钱分配上来模拟当下的家庭模式。
一方面,邀请张国立加入,弥补了家庭模式中“父亲”角色的缺失。
在《五十公里桃花坞》前两季中,宋丹丹的形象类似于《红楼梦》中的贾母、《知否》中的盛老太太,人生阅历丰富但和年轻一辈有着绝对的代沟,既作为最高统治者对一切负责,同时也要协调家庭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
因此,宋丹丹既是节目的灵魂,家庭中的绝对C位,同时也面临最强的炮火和误解。
张国立的加入则消解了宋丹丹的强势,承担起更多家庭责任。
在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张国立的到来让宋丹丹有了同频的交流对象,表现更为松弛,而“老两口”的拌嘴模式,也让观众有了更强的家庭共鸣感。
另一方面,桃花币(节目中的货币体系)的归属从“以集体为中心”变为“以家庭为中心”。
这一季节目依然延续分房的模式,嘉宾们以家庭为单位管理桃花币,完成各自的家庭任务。
比如“揽月”之家就是典型的“内外”模式,汪苏泷 、徐志胜、李雪琴作为650电台的工作人员,有固定的收入来源,通过提供生活费完成家庭中的责任分配,而任敏、鸟鸟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主要通过买菜、做饭等日常家庭活动实现自身的家庭价值。
“摘星”之家和“谷仓”之家因为有了张国立、宋丹丹的加入,直接划分为“老、中、青”三代,更加趋近于中国传统家庭——老年人坐镇、中年人决策、青年人执行的模式。因此在花销方面会综合考虑三代人的需求,再加上种菜、做饭等家庭活动的加入,家庭社交有了更多讨论的空间。
货币体系在整个社交关系中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它直接改变了集体和个人的行为倾向,因此导演组在三季节目中对货币规则的不断调整,其实在很大程度上推动节目不断产生新的话题和新的社交可能。
伙伴
最后,“伙伴”关系则是更加综合地囊括了多种社交关系。
像王鹤棣和王传君就是很有默契的知心朋友。
而这种关系并非节目组提前预设好的,在节目第二季的一开始我们会发现,节目组在叙事上其实更倾向于构建王传君和李雪琴之间的关系,两人在三观上有更多的相似,也有更多的共同语言。
但社交实验的魅力就在于“不可预设”,充满感性的王传君和“火撩腚”王鹤棣却在桃花坞一次又一次的活动中找到了共鸣,成为一对充满“反差感”的伙伴,不同性格的碰撞和融合给节目带来了更多的看点,也让人与人之间的“相似”和“反差”成为节目中一项重要的讨论议题。
650电台则是团体关系的典型代表。
来自东北的汪苏泷、李雪琴、小辣李嘉琦自带幽默属性,同样都是创作者的他们也更倾向于内容输出,因此在桃花坞的社会生态中他们自然而然地凝聚在一起,组成了650电台。
这不仅是性格和才华的相互吸引,同时也是人物原生关系的持续性延伸。
近年来,像《毛雪汪》、《闪亮的日子》、《朋友请吃饭》等挖掘人物原生关系的“小鲜综”节目不断给观众带来惊喜,真实、接地气的互动让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更加生动。
650电台的团体关系就是这样,在充斥着陌生和尴尬的桃花坞里,650电台像是一个桃花源,延续了三季的故事不需要构建强烈的戏剧冲突,就能实现很好的“陪伴感”。
650电台是《五十公里桃花坞》调节人物关系和情感张力的一个关键,同时,人物原生关系所带来的气氛也实现了节目想要传达的“治愈感”。
这种人与人之间特殊的引力,或许正是《五十公里桃花坞》想要传达的社交魅力。
“社交”的更多面
《五十公里桃花坞》中不同人之间碰撞出的不一样的火花,在一定程度上映射了真实社会中的绝大多数社交关系,导演组让“桃花坞”成为一个“实验场域”,更多的社会议题可以在节目里被讨论。
从第一季的尝试,到第二季的延续,再到第三季的更进一步,冷眼在思考:《五十公里桃花坞》是否还能带来“社交”的更多面?
其实,从节目第三季播出以来,冷眼就注意到了一个问题:这一季素人嘉宾消失了。
在第一季、第二季中,素人嘉宾一直是节目中相当重要的角色。
比如第一季陈陈陈的行为艺术给节目带来了更多的看点和戏剧冲突,而“行为艺术”本身也成为节目中一个重要且亮眼的固定环节,像第一季中让坞民在户外一起睡觉的行为在第三季也得到了新的复刻。
而第二季陈瑜和吴牧野的加入,也让观众看到不同行业人群之间社交理念的碰撞。
冷眼也一直认为,多元的人群才能构建最真实的社交生态,不同的行业和理念其实更能够引发观众对人与人之间“和而不同”的思考。
到了第三季,我们会发现:素人嘉宾隐身,桃花坞成了独属于明星的社交集会。
不可否认,素人嘉宾的隐身确实让节目的关注点更为集中,但不可忽视的是,娱乐圈盘根错节的关系其实在不断渗透到节目之中,更多更深的社交关系隐藏在私下,表面看来更多是一片“祥和”。
虽然这种做法让节目中的社交场更加自然和谐,但缺少的那部分星素互动也让节目和真实的社交世界有些脱节。
素人嘉宾的缺失或许是导演组选择的一把“双刃剑”,但节目最具有争议的地方在于“抱团”。
“抱团”本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在前几季节目中也很常见。性格特质的吸引,不同的熟悉程度,对社交不安全感的规避,本就会带来一系列的“抱团”,而这种“抱团”也确实是节目在不断探讨的议题。
但第三季节目中,导演组将家庭关系强化,金钱关系的分配与家庭密切挂钩,让社交中的“抱团”属性更甚,甚至分裂了节目的内容。
比如本季节目中各个家庭都需要用“桃花币”购买当天的饮食日用,因此家庭成员会更倾向于相互合作实现家庭效益的最大化,而“桃花币”总数最低的的家庭也将面临着更换家庭成员的压力,坞民在集体中的社交自由被削弱,从而选择做更多的任务,维持家庭本身所带来的“安全感”。
那么问题来了,如果没有新的社交“化学反应”,那第三季节目的创新由何而来?
《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三季播出到现在,导演组的叙事视角依旧以三个家庭展开,“揽月”之家着眼于650电台的创作,“摘星”之家聚焦于王鹤棣王传君的双向奔赴,而“谷仓”之家因还未找到合适的切入点,在叙事上稍显单薄。
特别是在宋丹丹、张国立两位大家长暂离后,坞民们更加缺少集体叙事的可能,让故事体量和庞大的嘉宾阵容相“失衡”。
虽然导演组有注意到这一点,让汪苏泷和王鹤棣互换家庭,希望擦出新的火花,同时也策划了各种集体游戏,希望通过各种主动或被动的互动带来新的社交可能。
但前期“抱团”的副作用还是十分明显,汪苏泷和王鹤棣表面上换了地方,但实际上还是在原本的社交舒适圈里,团体游戏中嘉宾的互动也只是一种快乐的“玩闹”,缺少真情的流露。
反倒是王传君、鸟鸟、李雪琴主动到放逐地“咕嘟屋”夜聊的段落,在离开高社交能量场后安静分享自己的故事和内心感触,让观众们看到了另一种平静却治愈的力量。
因此,如何让嘉宾在前两季的基础上还能产生新的火花?如何挖掘出人与人之间更深层次的情感互动?是导演组需要在本季的模式和叙事上继续重点探索的内容。
在节目播出过程中,观众对节目的高度讨论让我们看到“社交”属性的天然魅力,《五十公里桃花坞》三季逐渐完整的社交体系,也让人物之间的故事有了“推进感”,节目每一季的创新都让我们看到节目组对“社交关系”新的探讨。
通过社交关系打造“治愈感”也是《五十公里桃花坞》能够在“综N代”魔咒下依旧保持高水准的秘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永远是经久不衰的话题,能从一档综艺节目中“见众生”,《五十公里桃花坞》近乎将“社交”做到了极致。
这当然源自于导演组对“社交实验”初衷的坚持,对社交关系的深层思考和探索,对综艺分享快乐、理解痛苦的价值传达,但同时,冷眼也十分期待能从节目中看到“社交”的更多面。
综艺节目张国立宋丹丹五十公里桃花坞
《五十公里桃花坞》李雪琴:不要…
《五十公里桃花坞》的尴尬九分钟…
《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二季:宋丹…
《五十公里桃花坞》第一季上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