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代,利用明星魅力宣传电影,从多方面凸显明星形象价值

更新日期:2023-04-04 08:16:34播放:2437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早期中国电影明星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从无到有、被发现的过程,包含电影公司和大众媒体、观众等多方面的协作。这一时期电影公司对女明星的发掘和培育已初现雏形、表现出较大的绝对控制权,电影营销活动围绕着明星展开,

早期中国电影明星形象的塑造是一个从无到有、被发现的过程,包含电影公司和大众媒体、观众等多方面的协作。

这一时期电影公司对女明星的发掘和培育已初现雏形、表现出较大的绝对控制权,电影营销活动围绕着明星展开,成为向观众推广电影的方式,明星形象也变成具有说服力的商业符号。

1920年代电影的发展与商业环境互动密切,明星的经济效应开始被越来越看重,有意识地展现明星形象成为公司向观众营销电影的一种方式。

在电影市场的激烈竞争中,女明星成为电影营销推广的焦点,她们的单人剧照和个人照片被放在新闻版面。

观影期间赠送的明星签名照、登台表演等衍生消费品也都是她们的形象,明星形象不断在大众媒体的传播过程中被生产和消费。

1920年代有关电影女明星的报道对读者和观众有着较大的吸引力,女明星的性格和个人生活也会被电影公司作为推广电影的卖点。

同时,早期中国电影的营销宣传还利用电影画报等形式,通过发布明星的剧照、生活照等图片,更直接地运用视觉带来的感官刺激,向读者和观众传播明星不同的形象魅力。

以《马振华》的筹拍到上映过程为例,这部电影由1928年马振华自杀的真实事件改编,同年4月13日,大中华百合影片公司在申报上发表筹拍马振华事件的声明,试图通过写实的手法拍摄,还原马振华和汪世昌的恋爱经过和破裂原因,

现在舞台上所演的戏和坊间出版的马振华哀史,未免画蛇添足。

渐渐反映出电影制片过程与现实情况相互影响、交织的态势。

消息被公布后不久,影片两位主演又传出了计划结婚和正在同居的新闻,报道指出两人的关系对银幕呈现的积极影响,今以周王之关系,而表演马汪之情爱于银幕上,自能曲曲传出,体贴入微,概以个中人,表演个中事,更能人木三分也。

暗示戏里戏外男女关系的投射,似乎银幕不仅有助于真实复现马振华情死的经过,也让失去话语权的马振华完成了一次现身。

一系列公共评价和对亲密关系的公开展示,共同促成了影片拍摄的正当性,实现了独一无二的宣传效果,也重塑并丰富了明星在观众心中的形象地位。

影片上映期间,公司有意通过媒体向大众透露明星个人生活的细节,制造话题性的事件,增加对明星的讨论和关注度,从而提升同一时期上映或拍摄影片的曝光度。

一面说她常去跳舞次次必到,还谈起她不缺舞伴,一定有人争夺,没有什么主见和谁都可以跳的情境,与她在影片中饰演的交际花角色有着几分相似的状态。

而在《美人计》拍摄期间,摄影棚受到了战乱的炮弹侵袭,这部影片前期在服化置景上的筹备都下了一番功夫。

因此新闻将整个场景都和情节人物联系起来,枪声劈劈拍拍的乱响,麦根路车站一带,大为骚乱,原来党军别动队已和鲁军开始血战了,他们倒也像了那一身是胆的赵子龙…

不到末了儿飞来一个小炮弹,将吴宫的粉蟹打了个窟窿,这才把孙权周瑜他们一起吓跑了……

正想收拾细软,奉母出走不料发生仓卒,一会儿已枪炮齐鸣,交通路绝,要走早走不了,只得躲在家里。

而借助电影出现的明星,尤其是女明星们,她们靓丽的外表、时尚的生活方式和由旗袍凸显出的曲线身体,成为当时大众消费的重要对象。

与一个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更为宽泛的感官机制和欲望经济交织在一起。报刊上的女明星形象参与了现代社会的流动过程,为社会注入一股新的风尚,推动了明星制造和市场运作。

该报曾在1927年刊登竞猜女明星发型样式的比赛,本报从本期起,陆续揭登本国电影女明星十人之头发样式,请读者试猜为何人之发共选取十位女明星。

UQ读者需要通过发式与明星本人相对应、竞赛为了激励读者的参与热情,设置了前五十名可获得的不同奖品。

明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