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龙套到影帝视帝,张译凭什么?

更新日期:2023-02-13 23:10:27阅读:2021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狂飙》大结局多日之后,依旧时常高高挂在热搜上。男主角张译,也被卷入风口浪尖的争议中。曾凭《一地鸡毛》斩获白玉兰视帝,又凭《悬崖之上》问鼎金鸡影帝,内娱影视剧的最高奖项、张译已悉数收入囊中。如今《狂飙

狂飙》大结局多日之后,依旧时常高高挂在热搜上。

男主角张译,也被卷入风口浪尖的争议中。

曾凭《一地鸡毛》斩获白玉兰视帝,又凭《悬崖之上》问鼎金鸡影帝,内娱影视剧的最高奖项、张译已悉数收入囊中。

如今《狂飙》热度一路狂飙,他明明素来是“演戏之外查无此人”的状态,却也被卷入“人红是非多”的困境中。

来,我们从头说起。

幼年时期的张译,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一个蔫坏的小朋友。

父母都是教师,妈妈教语文、爸爸教音乐。

一度希望张译能学会各种乐器。

但他似乎一门也不会。

小时候家中条件拮据,没有钢琴。

父亲就和电影《钢的琴》中一样,用纸板给他画了一组钢琴键盘。

要求他“纸上弹琴”。

因为他体弱,父亲为锻炼他身体、增强他的毅力,从四岁到是十三岁,一直和他打羽毛球。

打法很奇特。

边走边打,从他家走到松花江边,大概半小时左右。

中间球不许掉。

如果掉了就要从头再来。

父亲如此严格,大概是因为他相当调皮。

熊孩子往事不少。

曾经用大葱,喂邻居家的兔子。

导致兔子“暴走”。

四五岁时最离谱的事件,大概是“用斧子砍蚂蚁”。

因为年纪实在太小、他还尚且未懂得“要尊重蚂蚁也是生命”。

砍完蚂蚁之后,张译自己“遭报应”,脖子上火辣辣的疼。

他说这对他也算上了一课,从此知道这些事不对。

张译最为坦诚的一点,大概就在于,那些看似不那么光彩甚至不那么正脸的内容、他也同样会自己讲出来。

张译斗鸡招狗的幼年时光,在进入中学之后逐渐让渡为考学压力。

十几岁时期的张译,人生理想是当播音员。

他那时候瞧不上表演。

学表演,第一课就是要解放天性。

一群人围在一起、一个人站在中央,演老虎演狗演疯子。

这对当时的张译来说,很值得抵触。

他彼时沉迷的是那种板正板正的播音范,欣赏不来“解放天性”。

高二那年,张译就成功通过了专业课考试。

但由于不是高三学生,他没能于当年参加文化课高考。

第二年能参加高考了,不巧,专业课又没过。

张译父亲一时不能接受,急忙借钱买机票,前往北京打听情况。

打听了一圈,也无法改变儿子无缘理想院校的事实。

张译又不愿意复读,又没有书念,成功荣获一张“待业青年证”。

长期“待业”毕竟不是办法,此后在家人的建议下,张译考上了当地的哈尔滨戏剧学院表演学习班。

又从话剧团,考到了北京战友话剧团学习班。

自费去北京读书。

在那里读书、工作,一呆就是十年。

战友话剧团学员班的日子,张译多年后依旧很感恩。

课业繁重、但给他们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若干年后他依旧很骄傲“我们很多同学现在都有饭吃,都得益于那几年的高强度学习”。

除却上课之外,他们偶尔也要干活。

张译在访谈中分享过一个“很有味道”的干活花絮。

某一年的大年三十,他们被要求去挖沙子。

没有装备,就用脸盆。

回去洗吧洗吧,继续用。

下午又被吆喝去掏粪。

还是没有装备,那就还是脸盆吧。

回去洗吧洗吧,就当什么都没发生过。

晚上要包饺子过年。

还是没有装备。

要用脸盆和面。

这下张译不干了,跑去高年级组。

他自我安慰“他们高年级的工具多,之前干活时应该没用脸盆”。

具体究竟用没用,他也没敢问。

那个时候条件上虽然相对艰苦,但日子有滋有味。

当时单位不准谈恋爱,张译和同班女同学的一段青春初恋,活活整出了“地下街头”既视感。

他说,时常是我们刚悄悄见面、就有人带着一波人来踹门。

哐当一声踹开门,通常只有女孩子一个人。

不见张译身影。

而张译,要么在被踹开的门后凄惨捂着鼻子。

要么已经拆开窗子栏杆再装上、翻窗出逃一路疯跑回另一个教室。

一路上跑得满身尘土飞扬,顺手扯过一张窗帘,盖在身上,混入午休大军中。

这段青春懵懂的美好暗恋,躲过了各路“检查”,但最终依旧没能躲过女方家长的棒打鸳鸯。

女孩妈妈嫌弃张译丑,不像个演员。

说他长相像大队会计。

还嫌弃他的脸是“像被人一屁股坐过的样子”。

初恋无疾而终、未能修成正果,但情谊仍在。

后来这女孩不幸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

在她成为植物人卧床的十年岁月中,张译时常前去探望。

她最终病逝之后,张译因为人在国外的电影节、没能赶上她的葬礼,一度深以为憾。

年轻时候的张译,事业并不顺利。

演过话剧,干过场务。

也试图当过编剧。

用他自己的话来形容“编剧也是半吊子,没当明白”。

若干年后张译回看当时的自己,形容那个时候,人也没长开。

肢体也很僵硬,表演也很不自然。

台词也有很重的朗诵腔。

他倒没有将所有问题一股脑归结为“长相不英俊,所以缺乏机会”。

不过,张译对自己的“小眼睛”,似乎一度颇为介怀。

他和孙俪等大眼睛美女合作拍戏,实测出的结果,是“大眼睛小眼睛能看到的范围不一样”。

他甚至说双眼皮的人,有一天天然的肌肉,在表演被惊醒猛然睁眼的镜头时,天生更有优势。

他说他就没有这样的优势。

那个时候的张译,一度被喊话“只能跑龙套”。

甚至被胡玫导演点名,“男演员28岁还没出来的话,感觉洗洗睡吧”。

张译倒不觉得胡玫导演这是因为长相给他泼冷水,反而觉得是在指点他规划方向。

对于二十几岁的张译而言,最重要的机会,当然是《士兵突击》。

《士兵突击》的话剧原版本,本就是张译所在单位操刀。

演过很多场,但他从来都不是主演。

电视剧版本的《士兵突击》,一度传出过筹备的消息。

几经波折,后来就没了下文。

几经辗转,听说即将由康洪雷导演执导。

彼时的张译,此前已和康洪雷导演合作过《民工》。

他想演许三多。

为此,他甚至给康洪雷导演写了一封请战书。

写法非常实在,列举了自己的诸多优点。

甚至,还罗列了六条缺点(诸如没有方言优势等等,过于实在)。

当时张译和康洪雷导演正一起看演出,他在中场休息的间隙、将请战书递给导演。

对方一笑,未置可否。

演出结束以后,康洪雷导演约张译吃饭,问他“有没有档期”。

张译受宠若惊。

他说那个时候的他,哪里存在“档期”这种东西?(根本一直闲着没活干)

再后来的故事,大家都在电视上看到了。

那一年《士兵突击》大红大紫,输送出的各路演员,如今影帝视帝导演都出了好几位。

那一年张译饰演的史今史班长,退伍前在天安门前的车里爆哭的镜头,至今依旧是多少人的意难平。

张译本人曾经当过十年兵,和战友们甚至有过真正的生离死别。

那种感情、渗透在角色里,会有多么摧枯拉朽的冲击力,可见一斑。

《士兵突击》之后,张译作为演员总算拥有姓名。

虽然不能一步登天,但总算被很多业内导演制片看见,总算有了更好的敲门砖。

此后若干年,他一部一部戏,扎扎实实往上走。

硬生生从龙套,走到了合作过所有优秀电影大导演的顶级男演员。

若干年前的访谈,张译频繁被问及的,还是陈可辛导演《亲爱的小孩》,他凭借那部戏斩获金鸡最佳男配。

彼时陈可辛导演找张译来演这个角色,张译很困惑:我像暴发户吗?

陈可辛导演回答:正是因为你不像,所以才找你,我们不想找一个那么顺撇的。

这个角色此前定的是另外一个演员,于是,张译就在合同都没签、一切都很临时的情况下,被拽去了电影发布会。

黄渤、佟大为、郝蕾等一众人等,看到张译都很稀奇:你是干啥来的?

拍摄过程中张译一直很“心虚”,说他们都有孩子但我没有。

于是,张译试图将自己家的猫想象成孩子,带入那种情感去表演。

他说“似乎也没什么不行”。

事实证明,那简直太行了。

这部人均惨上加惨、人均泪点的电影里,张译撕心裂肺靠墙爆哭的画面,依旧让人唏嘘难过。

再然后,张译合作的大导演名单,越来越光芒璀璨。

贾樟柯导演《山河故人》,张译又演了个“暴发户”。

曹保平导演的《追凶者也》,到林超贤导演的《红海行动》,再到管虎导演的《八佰》,张艺谋导演的《一秒钟》。

从路阳导演《绣春刀2》,到冯小刚导演的《我不是潘金莲》;

从陈凯歌担任总导演的《我和我的祖国》(张译主演《相遇》单元),到徐克监制的《攀登者》,再到郭帆监制、饶晓志导演的《万里归途》,张译如今是真“集齐华语世界大导演”的节奏。

《一秒钟》《金刚川》《八佰》同一年上映,2020大银幕俨然有成为“张译之年”的架势。

《金刚川》里的舍生忘死,《八佰》里拼命惦记小田园想逃命的“怕死”,截然不同的两极,他演出来都让人信服让人动容。

从《一秒钟》之后,张译俨然有成为张艺谋导演御用的架势。

狙击手》里他戏份不多,但他一嗓子俨然是点题泪点。

《悬崖之上》中,他向于和伟临终托孤的画面,分分钟让人潸然泪下。

满江红》里,摇身一变他又成了一把扇子一柄鬼刃的反派何立,一门心思当秦桧的狗腿子。

角色是正是邪、戏份是多是少,张译恐怕都不会以功利眼光来判断。

对他来说,毫无疑问,戏比天大。

若干年前还没成为“影帝+视帝”时,张译就已经说过,他推过好几个真人秀。

他自认没有商业价值。

被问及你是否抗拒作为明星被“消费”。

张译回答说觉得自身不够厚,经不起消费。

如今的张译依旧是“除了演戏之外查无此人”,在表演和角色之外,他显然依旧不愿意被消费。

但事与愿违,很多事太过狂飙便容易失控。

比起“爆红”“顶流”这些字眼,张译一定更喜欢“演员”的普通本分的定义。

他说很喜欢贾樟柯导演的评价,“张老板能行”。

(《山河故人》里他的暴发户角色是张老板)

能行,贾樟柯导演的山西话,还可以。

他似乎有点排斥“绝了”“封神”这样满溢的褒奖,他喜欢的态度,好像是能完成工作、还可以、以及依旧有进步空间。

结语

你看,从龙套到配角到影帝视帝,这么多年张译无疑是聪明的。

懂得取舍,关注演员的本职工作。

真人秀给钱再多、来钱再快,他也始终一句“我没能力、提供不了(娱乐)价值”。

剧作爆火、流量蜂拥在门前徘徊不去,勾勾手指头就能直接兑现为真金白银,但他似乎也无意于此,自始至终除工作室的澄清外一言不发。

从某种程度上说,张译好像是许三多和成才优点的结合点。

有成才的聪慧和敏锐,有许三多的大智若愚、大朴若拙。

一任他门外风雨飘摇、流言蜚语侵扰不朽,一心扎在戏的世界里。

在角色里生死白头、求索不休。

龙套影帝士兵突击张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