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岁梁朝伟日本0社交生活曝光:对不起,我对孤独上瘾了
1
之前,定居日本多年的梁朝伟在采访中罕见曝光了自己在日本的真实生活,引来议论纷纷。
61岁的梁朝伟坦言,自己在日本生活了许久,加上之前滑雪常来,前前后后待了已经快30年了。但因为不想和他人交流,自己从没有学过一句日语。
当被问及为何选择日本定居,梁朝伟则说自己最大的爱好是滑雪,而日本刚好适合滑雪,于是便在此定居。
其实,梁朝伟不仅在日本鲜少与人交流,早些年和妻子刘嘉玲一起生活时也时常喜欢一个人呆着。
张国荣在访谈上曾经这样提到过梁朝伟:“伟仔是一个很怪的人。我、王菲等一帮朋友经常在他家打牌,大家玩得不亦乐乎,只有伟仔不参加。他竟然一个人躲在一旁喝茶。”
剧组收工后,大家商量出去喝酒唱歌,而梁朝伟总是说:“你们玩,我回家。”
看过梁朝伟的采访后,许多人疑惑这样一个人的独居日子真的快活吗?
现代社会心理学通过对人际交往的跟踪研究发现:
“人即便在完全独处的状态下,也能感到满足。相反,只有当我们社会接触的数量或亲密程度的质量未能达到预期时,我们才会产生孤独感。”
一个人相处时,所能享受的美好,超乎许多人的想象。
就如刘嘉玲曾经所说:“我就是欣赏他那份享受孤独的随性自由。”
2
蔡康永曾经被一位朋友拉进了一个群聊,群里都是一些知名的明星。
但进群不久,他就被这个群搞得心情十分烦躁。
群里10秒一条的信息,伴随不断响起的手机提示音,让人十分崩溃。
无意于群内的任何信息的蔡康永,最终他做出选择,果断退出了群聊。
蔡康永曾说过:
“我们常听人劝别人:你要把心打开,却从来没听过有人劝别人:你要把心关上。
别忘了有时要选择把内心的门关上,这是一种能力,说穿了,就是跟自己相处的能力。”
可惜的是,当下的人们大多一心追求合群,却忽视了独处的意义。
心理学中有个毛毛虫实验,向人们阐释了过度合群的危害。
实验人员把许多毛毛虫放在一个花盆的边缘,让它们首尾连成一圈,你就会发现,它们一只跟着一只往前爬。
1小时过去了,1天过去了,又1天过去了,这些毛毛虫还是夜以继日地绕着花盆的边缘在转圈,一连走了七天七夜,直到最终因为饥饿和精疲力竭而相继死去。
令人唏嘘的是,就在花盆的不远处有着它们爱吃的松针。
作家王开岭曾经说:“人群往往是人的坟墓。”
那些在人群中迷失了自我的人,就犹如毛毛虫,只会跟随他人的脚步盲目前进,而忘了去思考、去探索、去发现。
唯有适当关上心门,一个人静静地呆一会,你才会更加清醒地知道,自己真正应该做什么。
3
毛姆《月亮和六便士》中有一句话:
“要记得在庸常的物质生活之上,还有更为迷人的精神世界。这个世界就像头顶上夜空中的月亮,它不耀眼,散发着宁静又平和的光芒。”
2条建议,让你更好地学会一个人的相处。
1、强化自我传播
自我传播就是个人不以交际为目的的内部信息处理的活动。
它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传播者和受传者都是同一个人,也就是自己与自己沟通交流。
例如日记、vlog,都是自我传播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
自我传播是其他传播的基础,也是认知自我的思维过程。
《胡适日记》中,胡适批评自己浪费时间,三天两头打牌。这让我们知道,如胡适这样的大学者,也有和我们一样的坏习惯。
《蒋介石日记》中,蒋介石或是批评自己脾气暴躁、“见艳心动,记大过一次”,或是想学共产党那样实施土地改革。诸如此类,让我们看到更为立体的蒋介石。
他们在日记中反省自己,这种内省,是人们对自身的一种反思,是自我传播的一种重要形式。
曾子所说的“吾日三省吾身”,实际是要把内省,培养成为日常的、长期的自我反思习惯,具有明显的长期性和连贯性。
独处的环境,给了我们更有利的条件进行自我传播,一旦养成习惯,就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加速我们的成长。
2、增加自身趣味
看过这样一则故事:
一位华人在美国奋斗了很多年,经过艰苦的打拼,终于用自己的血汗钱买了一幢豪宅,可他没有时间打理,就雇了一名佣人,而他仍旧每天早出晚归拼命工作赚钱。
佣人住在他的豪宅里,每天享受着美食,在花园里散步,在他的健身房里锻炼,在他的游泳池里游泳,他在拼命赚钱,佣人替他享受劳动成果。
如果没有生活情趣,难以发现生活的美,无论你在哪里生活,你有多富有,你都会觉得生活无趣。
记得周国平在《独处是一种能力》中写到寂寞的三种状态:
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一心逃出寂寞;
二是渐渐习惯寂寞,安心建立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等来驱逐寂寞;
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诱发出关于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愿你我都能摆脱低级的独处,养成高级的独处能力。
共勉。
梁朝伟
夫妻本是同林鸟,但抱歉,刘嘉玲…
现在天下是一家,中国影帝出现在…
梁朝伟回国两鬓斑白,紧搂富婆合…
梁朝伟真是越老越放飞自我,年过…
事实证明,61岁久居日本的梁朝伟…
一代影帝成为了孤独浪人?近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