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会吧?真让他们种地?
此文为【高能E蓓子】原创,禁止任何形式的转载,转载请后台联系,但欢迎你们转发到朋友圈。
前几天首页刷到陆虎发了一首歌,他说“多少知道一些我从业经历的朋友们会懂为什么找我创作演唱”,我就点进去看,没想到歌词还挺刀:
“白天搬砖,晚上加班……终于有天我做了场梦,那里收获只需要播种,换来三餐……醒来吧少年,这不是梦。”
结果评论区有网友问:虎子又接了什么碎活?
我顺着碎活戳进去看节目,点了个开头之后,我满脑子都是:???!!!
天啊,他们真的从头到尾都在割稻子!
真种地吗?是真的种地!
他们在玩一种很新的综艺。
142亩地,找了10个少年,用190天的时间要把这些地都种完,大家要深度参与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的全过程。
现在看的第一集,是抢收水稻。
我以为节目会讲点什么再干的,没想到啥也没有,我还没看清楚那10个娃的脸,他们就在田里举着镰刀嘎嘎开干。
但辛苦劳作一天,收割量也只有可伶的0.04%。
好吧,手工效率不够高科技来凑,结果小型手推式拖拉机少年们推不动,大割稻子机经常撞车或陷泥坑里……多数人还是只能老老实实用手割。
看到稻谷被卷入收割机内脱粒,还是蛮治愈的。
但除此之外,这节目几乎从头到尾就是在割稻子,翻车,中午放饭,割稻子。
唯一的综艺之神,是那只意外闯入镜头的小流浪狗。它深夜狗狗祟祟扒拉房子外的镜子,镜子倒了,狗子吓得惨叫一声,跑了~
但就是这种每天干活,素材几乎一直在重复的节目,我竟然看忘了快进……
我的os:不会吧?不会真的就在割稻子吧,前面一定会有什么……不会吧?怎么还在割稻子……真的在割稻子!全程都在割稻子!
一旦看进去它一直在干活的设定后,我很快get到,网络上为什么这么多年轻人喜欢看修驴蹄子和洗地毯的视频了。
说不上来,就是有点解压。
这节目到底在做什么?
赛博网络时代就是你能想到的都会有。
第一次听到“种地吧”还是在庞博的段子里。
他说朋友圈有人在筹备一个节目,主要就是找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男生在荒芜的土地上去种粮食。
当时大家都觉得是段子,笑笑就过了,没想到不久之后,真出现了招商海报。
评论区倒有不少质疑声:“不要找一堆明星来摆拍”“不要浪费粮食”,大家都觉得,种地这件事用在综艺上好像没什么可行性。
确实,很多综艺里,“劳作”大多都是用来挖掘真人秀内容价值的手段,有些是“体验式”任务,通常干个半天就完了;有的是话题式的存在,大家围绕着某些活儿来,谈天说地,说不定瓜就来了。
但《种地吧》让我大开眼界,是真种啊珍重(谐音梗误)。
“真种地”意味着,连“人”都不是主角,整个节目就是电子木鱼。
大多数镜头,你只看到一群少年在劳动,里面有好几个稍微眼熟点,大部分是素人,整集看下来我都没记得几张脸。
庞博在段子里说节目主要就是面向这两年在家待业的爱豆,我看这连“豆”都没有,节目也没有要多介绍的意思。
不过没太多“豆”的好处是,大家干起活来也没什么包袱,挺认真。
但这些少年和晒得一脸黝黑的当地人还是不一样。
一是大家对割稻子这件事认知不足,以为自己掌握了技巧就拼命干活,实际上是沉浸式诠释了庞博的段子“手无缚鸡之力”,做到最后“电量”没了,拿起手机就想摸鱼。
二还是大家对割稻子这事认知不足,没经验却冲动有脾性。
赵小童开割稻机那两段,简直看得我窒息。
起步不顺就随便熄火(机器不能多次启动),师傅喊停偏不停,非要坚持自己的开法,把师傅给惹毛了:“真的,不动脑子的。”果然……最后小童把车撞坏了。
以为这种事就一回,没想到还有,第二次小童直接把车给陷进坑里,师傅发出了崩溃的咆哮:“作孽咯!作孽咯!”
在师傅的眼里,一台车随便掉个零件都是钱,车出了问题耽误收割也是在浪费钱……但在城市里养尊处优的孩子,其实很难一下子代入当地人的思维去心疼机器。
对他们来说,节目规定了他们要几天内收割完,他们就顾着赶kpi,没太把“安全劳作”放在心上。
但你以为这是种地版变形计么?又没有。
估计是割稻子的生活太单一了,你发现瞎折腾也没用,少年们没多久就意识到问题,默默跟师傅道完歉又继续干活。
一点那种煽情的,哭天抢地的素材都没有,每天就是在重复地收割,基本不用怎么思考,就专注做这件事。
看到后面我突然发现,这节目确实不是什么“爱豆再就业”,只是在通过时间和劳作,慢慢地去磨练人,去改变人的心性。
我想到了唱加油曲的陆虎。
陆虎选秀停留在十三强,做歌手人气积累不上来,就想方设法做音乐,耐心地去找同行、找剧组找节目,接了许多“碎活”,做到有一天能凭代表作闪闪发光,到了做节目的关键时刻,他那些娱乐圈的人脉也派上用场,不太计较利益得失的“陆艺统”反而更受欢迎。
可这来来回回,也花了十数年光阴,就像种地一样,种下一颗喜欢音乐的种子,你要耐心浇灌,耐心等待收成。
具体到节目里的少年也一样,他们当中很多是艺校出身,还没出道,最需要磨练的,也是耐心。
如果连单一、机械、重复的工作都没有耐心做,又怎么能长久地把自己运营好呢?
速食时代里最缺乏的耐心,就在这样的”重复劳作”里一点一点被捡回来。
当我们看人种地的时候,我们在看什么?
通过这一场劳作,想必少年们获益良多。
像蒋敦豪就说这次种地让他有机会放慢脚步,感受美好生活。
而来自农村的李耕耘则感受到了科技带来的变化,还有人种完地之后觉得自己是个能挑米的男子汉了,有人表示再也不浪费粮食了……
这可以延伸出很多关于节目立意的讨论,但节目最有意思的地方,是基本没什么升华,只有大片的稻田给人留下思考空间。
我想到最近年轻人圈盛行一种“吉祥三保”式的工作观,觉得当保安、保洁或者保姆都不错,只需要付出体力就行了,不用动脑。
更高阶一点的,有人会去澳洲摘葡萄、摘草莓、剪羊毛……外人觉得好像读了几年书做这种工作有点浪费,但身在其中的人,只觉得一旦适应了之后,人反而变得不焦虑了,工作之外,剩下的时间都能用来生活,不用思考,不用烦恼。
《种地吧》大概也有这种意思。
很多人喜欢看种田文,去到远离世俗的地方,种几亩地,慢慢装点小家,打造属于自己的桃花源……有些现代穿越的种田文还特别技术流,能科学种田,看得人津津有味。
但实际上的“种田”是怎样的呢?
节目呈现出最真实的画面,没有经验就上手,肯定会吃亏。
并且种地这活看天吃天,下雨就影响收割,天时地利人和缺一样都能让人陷入绝望。
基于这种画面,有人会共情到农民的辛苦,有人会打消去“种田”的念头,当然可能也会有人向往——只要付出劳力就有收获,那些用镰刀割过的、割稻车开过的整齐划一的田地也很治愈。
没有太多综艺感和拔高,反而多了想象空间,哪怕套入“种田文”也不违和。
所以我决定继续追看这个节目,看人种田就是这样,看着枯燥(实际也枯燥)但有一种莫名的吸引力,看完可以好好吃饭。
并且收割水稻只是开头,大家还得把卖粮食的利润用来播种,养鸡鸭鹅,做池塘……每一种我都很想追。
这可比看“爱豆再就业”有养成感多了(call back)。
E姐结语:
之前我们做2022年度综艺盘点的时候就发现,大家更喜欢的是小而美,题材新颖但内容不太复杂的节目,甚至是纯聊天局也可以。
当时我们归纳出了两个关键词:电子炸鸡和电子榨菜。
去年大家面临各种压力,更想看到的是一些治愈的、能让人暂时逃避现实的综艺,减少焦虑和孤独感。
而现在《种地吧少年》这种节目,算是开了另一种类似“电子木鱼”的新路子,它真实记录了每天重复劳作的内容,不烧脑,不狗血,给你的饭点带来一刻平静。
我不知道这种节目能不能成为“爆款”,但至少它会耐看,几年后你再看他们种地,还是一样舒爽解压。
做盘点时我还提了个小建议,希望品牌冠名商选择项目的时候,还是要从做节目的基本规则出发,综艺市场才会有更好的内容产出。
没想到《种地吧》第一集已经喜提冠名,还挺让人惊喜。就目前来说,内娱无论是做节目还是什么,只要从不迷信大咖阵容开始,就是好的开始。
今天的深夜话题是:
如果有一个机会让你去种地,你会想去体验吗?
来评论区说说吧~
做有深度的心灵SPA和有格调的故事
喜欢请分享哦!么么哒!
E姐换新Logo咯!各位闺蜜认准正版↓↓↓
都市男女的心灵SPA
以学术的严谨看贵圈
未经许可,谢绝转载
庞博陆虎种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