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不丁10|谁说主旋律命题下的综艺就不能创新?

更新日期:2023-02-03 20:12:55阅读:2560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开年的第一篇冷不丁,我们来聊一聊“乡村振兴”。近年来,无论是宣传侧的导向,还是各平台内容端的热度,以“乡村振兴”为议题的创作早已成为大势所趋。实际上,“乡村”一直是文娱创作的重要来源:2021年的大热

开年的第一篇冷不丁,我们来聊一聊“乡村振兴”。

近年来,无论是宣传侧的导向,还是各平台内容端的热度,以“乡村振兴”为议题的创作早已成为大势所趋。

实际上,“乡村”一直是文娱创作的重要来源:

2021年的大热剧集《山海情》、2022年刷屏朋友圈的《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2023年《乡村巴士带走了王孩儿和神仙》,这些都是以乡村为主题的成功案例。

但令人遗憾的是,相较而言,除了早期的《向往的生活》曾掀起过一阵“乡村热”,“乡村”主题在综艺中的呈现优势并不明显。

换句话说,乡村之于综艺创作应当还存在着大量可挖掘但仍未被关注到的空间。

那么,“乡村振兴”的亮点在哪?“乡村振兴+综艺”应当如何破题,冷眼想和大家开开脑洞,一起盘一盘。

“乡村振兴”综艺的前世今生

聊具体创作前,我们先简单的梳理一下乡村类综艺的前世今生。

冷眼大致将其梳理成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乡村背景板《爸爸去哪儿》、《向往的生活》

这一类是最早,也是一直以来热度最高的一类。以《向往的生活》为例,该类节目通常是以明星的视角出发,内容以乡村风景游览、乡村生活体验类为主。通过嘉宾的“乡村慢生活”,实现都市观众对于乡村的憧憬、好奇,激发观众的情感需求。

然而,我们不难发现,在这一阶段中,节目的本质依然是“看明星”。“乡村生活”的内容也主要围绕明星展开,乡村呈现较为浮于表面,时常也会存在一些偏离实际,过度美化的倾向,与真实乡土生活有一定的距离。

诚然,节目对当地旅游业起到了极大的助力作用,只是“乡村”始终处于“背景板”的位置。

第二阶段:乡村成绩单《奔跑吧·共同富裕篇》、《宝藏般的乡村

受政策导向的影响,在这一阶段,众多节目,尤其是大热的综N代节目中,开始融入了呈现“乡村振兴成绩单”的环节。

摄制组更多将拍摄场地设定在了乡村中,通过明星们的沉浸式走访游玩,实地感受,对乡村发展新面貌进行宣传。

而宣传意味过强,方式过于直白的创作却很难再打动观众。“明星体验”的套路化形式缺少了应有的叙事“冲突”,也较难引发讨论与传播,对节目本身并没有起到加成作用。

第三阶段:乡村助力团《云上的小店2》、《生机勃勃的我们》

近两年,“乡村振兴”逐渐成为乡村类综艺的内容蓝海,节目形式和叙事方式也更丰富。

在这类节目中,嘉宾真正参与到了乡村振兴的实践中,发挥自身优势,帮助当地解决问题。

但就目前看,该类节目仍缺乏一个破圈之作,整体热度较低。同时,在内容的处理上,切入点 “悬浮”,距离观众生活较远,也成为了其难以忽视的内容缺陷。

湖南卫视《云上的小店2》明星和居民共创文化艺术社区,发起创意主题市集。遗憾的是没有更好融合乡村的实际情况和需求,直接嫁接了综艺玩法:花式摆摊、找到并致敬“最忙的人”……热热闹闹,却不免像是换个地方搞模拟经营,缺少了乡村的意味。

天津卫视《生机勃勃的我们》立足人才竞聘“乡村品牌官”,打造“潮农”新品牌,助力农产品销售。然而,无论品牌营销还是助农和普通人生活关联不强,想象空间小,节目也缺乏足够的话题和噱头,很难让观众产生好奇和兴趣。

自《向往的生活》后,以“乡村”为议题进行创作的节目虽然越来越多,但却始终没能诞生爆款。

乡村类节目仿佛陷入了一个神奇的怪圈,即节目越来越多,内容却离观众越来越远。

在第一阶段中,虽然乡村多以“背景板“呈现,但其抓住了都市中的人们对乡村慢生活憧憬、好奇的情感。而在后续的创作中,好像真正能带动观众情感的,能让观众有切身体会的内容越来越少。

乡村振兴对于观众仿佛变成了一场不痛不痒的“隔岸观火”。

而这是一个极其值得我们警惕的信号。

“乡村振兴+综艺”冷眼的一些选题思考

为什么大多数“乡村振兴“类节目难以吸引观众?

在冷眼看来,究其根本,是因为对绝大多数观众来说,“乡村振兴”是一件缺乏想象力的事。

乡村振兴具体是什么?观众没有概念。

所以,在试图建立共鸣前,创作者们首先要做的,是帮助观众明晰,或是先问问自己,究竟什么是“乡村振兴”?“乡村振兴”要振兴什么?

对此,冷眼特意查阅了相关文件。

为落实乡村振兴战略,要紧紧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内容摘自:十九大报告、二十大报告)

简短的一段话里,其实包含了太多我们可以去大胆设想的方向。

冷眼试图以此为落点,抛砖引玉地为大家先举一些例子。

(1)“生活富裕、生态宜居”——衣食住行类

“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绕不开的根基,和每个人息息相关,最易引发话题讨论。

“食”——乡村学校校餐计划”五星级校餐”

美食类节目向来拥有观众缘。

同样是看星级大厨强强对决,不如把“战场”搬到乡村学校中。星级大厨挑战小学生校餐制作,为孩子们打造营养健康又美味的“五星级校餐”,解决诸多难关,安全、时间、成本、口味等处处是新挑战。该题材类似的韩综《高校供餐王》、日剧《Chef~三星校餐》其中的模式与情节都十分出彩。

“住”——乡村老屋改造”我的快乐老家”

梦想改造家》近期引发最大热议的是第八季中改造西北乡村老屋“百万红砖房”。而短视频平台上,关于#老房子改造#的话题也播放量破亿。

年轻人越来越喜欢围观乡村老屋改建。

同时,“房屋改造”也是一个相对成熟的选题,我们只需要将改造对象细化,圈定在“乡村老屋”。中国各地乡村风土人情不一,住宅也各有特点。让老屋不再“沉默”,在满足村民生活功能、提升生活品质的同时,打造有审美有风格的乡村住宅。大院子小秋千、门前的菜地和葡萄架子……是很多人向往的“田园牧歌”,很容易引起共鸣。

(2)“产业兴旺”——产业发展类

这一类选题是目前创作者们最多尝试切入的。

但创作者们始终没能解决一个问题:

我们能不能玩真的?

此前,冷眼曾推荐过一档英国真人秀《克拉克森的农场》(《在农场务工一年的艺人,他现在怎么样了?》)。

节目内容很简单:百万富翁化身暴躁老农,全年无休豪赚144英镑。

冷眼当时将其形容为了“体验类综艺最浪漫的表达”。“乡村振兴”本就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哪有插了个秧,拍拍屁股就走的道理。真实地去做,去感悟,才可能有足够打动观众的情感,才能有令人信服的“乡村”真人秀。

值得一提的是,冷眼看到爱奇艺已经官宣了《种地吧!少年》海报,定档2月4日开播。

从策划简介上看,是讲述这10名男团成员用180天时间,在142亩土地上,播种、灌溉、施肥、收获,真实运营农场,直播带货自负盈亏创立农夫集市的故事。噱头很足,完美契合了冷眼对乡村类节目的期待,冷眼将会第一时间关注,成品如何待开播后我们细说。

(3)“人才振兴”——乡村就业类

简单来说,可以想作是《令人心动的offer》的乡村版,一个职业,两种生活,打开常见职业的新“地图”,律师、兽医这些职业在广大乡镇又有怎样的故事?数量庞大、专业且努力的Ta们也值得被看见。

兽医——乡村职业观察真人秀“村里来了群兽医实习生”

“兽医”这个职业,很多人的印象多为“宠物医生”,但养殖业兽医、乡村兽医可能占比更大,兽医对促进乡村畜牧业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英剧《万物生灵》讲述的就是乡村兽医日常,好笑又温馨。这是一个很值得挖掘的选题,在乡村,兽医除了给猫狗看病,还要钻羊圈牛棚,为母猪接生,当然可能也要负责母猪的产后护理。足够的画面、戏剧冲击,足够质朴,同时,在这些劳累背后,观众也可以思索,究竟“是哪些瞬间让他们得以坚持下去的呢?”

律师——乡村职业体验真人秀“精英律师下乡记“

《令人心动的offer第一季》选择了律政行业,因为这个行业对观众而言足够熟悉,并且每个人生活息息相关。而城市精英律师来到乡村会碰撞出什么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工作内容是否会带来冲击和改变?“清官难断家务事”,直面第一线家长里短的纠纷冲突,是一地鸡毛还是游刃有余?当然,还有乡镇的普法重担,律师们要如何和爷爷奶奶讲“法”?很期待这样的“变形计”故事。

(4)“文化振兴”——精神文化类

乡村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了重点议题。

“乡村中的老人们正在做什么”,值得创作者们关注。

试一试从“音乐”切入,在广阔乡村,寻找老年人中“闪耀的歌手们”。

音综——老年人的“想唱就唱”

韩综《炙热的歌手们》是去年很打动冷眼的一档作品。

节目框架很简单,中老年艺人组建合唱团,没有淘汰赛制和抓马剧本,爷爷奶奶们对人生的感悟和真挚热烈的情感随着歌声传达,只带着满满的回忆和感动。

这是一档用耐心和温柔来制作的节目,让人感受到了久违的“人情味”,嘉宾们的人生阅历和故事构成了节目内容的基石。

事实上,在我们的乡村中,可能有着更值得挖掘的故事。由明星嘉宾牵头,组建一个乡村老年合唱队,记录爷爷奶奶的故事、梦想,和浓浓的“乡土气”。音综总在试图“怀旧”,那不如试试这个思路行不行得通。

啰嗦一些制作上的注意事项

最后,还有一些冷眼想嘱咐的在实操阶段的注意事项。

(1)让合适的嘉宾做合适的事

“并不是所有嘉宾都能撑得起“乡村”议题。”

这是“乡村振兴”类节目选择嘉宾的大前提。

非常出名的韩国助农节目《美味的广场》(《美味的广场》,让公益美食节目真正走入大众视野)其中的选角就很值得我们推敲。

对于美食类节目来说,嘉宾白钟元是韩国饮食界的权威,人气高、口碑好、有号召力且极为擅长厨艺。而对于节目“利用当地特色农产品开发美食,并进行商品化”的助农内容而言,白钟元同时也是成功的企业家,懂产品开发懂经营思路,在他的参与下,每一个助农的企划都得到了最大价值的发挥。

我们正是要寻找这样的嘉宾。

对乡村振兴只有“好奇”、“感兴趣”是远远不够的。

有能力、有共情力、甚至于有经历,才是更切实的考察指标。

(2)呈现方式粗粝而有质感,真实而有活力

冷眼一直认为,用完全工业化的呈现方式拍摄乡村是一种很诡异的行为。

仿佛明星们只是换了一个背景板去跑跑跳跳继续做任务。

乡村类综艺需要“入乡随俗”找到适合自身的拍摄手法。画面与布景没有必要去追求一味的精致,

跳出所谓综艺的“条条框框”,无论是电影、纪录片还是短视频,只要是适合的技巧、思路都可以活用,一切要为了“表达”服务。

如果节目内容偏向“纪实”,可尝试多采用第一视角,增强观众临场感追求故事质感。

而如果节目内容力求“治愈”,那么极致的乡村美学,对植物动物的花字、音效等拟人处理不失为一个可行的方案。

(3)别忘了本质还是综艺

“乡村”是创作者们不熟悉的领域,在创作中就很容易被内容带着跑。

而实际上,“乡村”类综艺也不过就是个“模式+”的逻辑。

简单举个例子,“爸爸带孩子”选题,结合“旅行”模式就是《爸爸去哪儿》,结合“实景观察”模式就是《爸爸回来了》。

在选题创作的同时,也要去厘清模式的逻辑,在保证逻辑结构的同时,通过选题提高趣味,增加看点与话题。到底是“经营类”、“体验类”、“改造类”模式的根基一定要搭稳才可以。

写了这么多,冷眼想起了《出山记》焦波导演的一句话:贫困路上的山再高,路再远,只要是摄像机能捕捉到的视角和角落,都不会是脱贫路上被遗忘的远方。

我们说“乡村振兴+综艺”,其实并不是要去要求创作者们用一档综艺解决乡村振兴的社会议题。我们更多是希望,创作者们能真正去关注和记录我们所处的时代,利用自己表达的欲望为这一议题提供一份关注、一种方向、一个可能。冷眼期待自己这一些小小的想法,可以激起有心人一点创作的水花。

希望我们能就此议题有缘再见!

明星律师手艺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