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飙》最后两集,两个情节让《狂飙》没变烂尾剧
《狂飙》最后两集,有两个情节挺揪心的。一是高启强舍命救不是亲生女儿的瑶瑶;二是由一个小人物到一个量级人最后到一个死囚后,当高启强幻想重回起点,问安警官:如果他还是那个遭人欺辱的鱼贩子,还会送他饺子么?安欣的回答是:没有那么多如果了。也许,正是因为这两个情节,让《狂飙》没有变成烂尾剧。在追剧的过程中,我似乎愈发感叹高启强的人生际遇,而不是憎恨这个黑道老大。WHY?大概是他底层出身、人性本善,而且命运充满了变数吧。起初,高启强只希望谋一个稳定的饭碗,当个鱼贩子,甚至把它作为一项终身事业经营维护。他的要求不高,只求保住摊位的营销位置,少折腾,多挣点钱。好让大学毕业的弟弟有点创业本钱,也能给考上大学的妹妹缴上学费。但,就这么一个普通人的生活愿望,却一再遭到现实的挤压和打击。恶势力和权力叠加给他的选择,不送礼不屈服,就会被不断压榨和欺负。社会底层人物的生活哀愁,如同阴云笼罩着他。于是,他要奋力驱离生活的哀愁。我以为,这部电视剧吸引人的,就是高启强为驱除生存的哀愁,不断将这“哀愁”转化成改变命运的动力源的人生轨迹变化。人生如戏,戏如人生。人生的戏剧性,说的就是人生的偶然性和必然性的关系。在歪打正着和一系列的误会中,高启强发现:驱离生存的哀愁,最终能捍卫人的尊严的,不仅仅源源不断的财富,而是将屈从逐渐变成老大的权威。这样,他就能驾驭哀愁,在为被人制造哀愁和解决哀愁时,让自己和家人、小兄弟不断远离哀愁。其实,这是人生与生俱来的一种生存的本能,宛若周围的弥漫的空气,挥之不去。剧中,高启强在人生选择的关键时刻,总能有左右他人生的戏剧性、偶发性因素出现。混混、警官、富婆、黑道、杀手、官僚、干爹、小弟等等,可以说,高启强的每一次人生挫败、成功、跨越,都让他产生了一个人生执念:不再哀愁和不被欺负,就要于不择手段中不断征服对手。这样才能干得更爽更大。其实仔细想想,人的哀愁既和梦想紧密联系着,能激励一个人从底层一跃实现人生的成功蜕变;也能保留住人生哀愁所连带的怜悯之心。而且,正因为有底层生活的经历,这份怜悯和同情心,是刻在骨子里的未泯人性。假如编导刻意放大高启强的人性之恶,一味让他张狂、残忍、亢奋、狡诈、黑心,那高启强就不是一个立体的人物,也不符合底层人物性格发展的逻辑。所以,尽管高启强变成了十恶不赦的黑道老大,不断在欲望的膨胀中像野兽一样嚎叫,玩弄兵法伎俩,置对手于死地。但,他骨子里依然残存着人的怜悯之心。而且,这怜悯,恰恰是裹在他最早的人生“哀愁”中的一层坚硬的壳。所以,在《狂飙》的最后两集中,舍命救女和吃饺子,就成了他人生休止符的弦外余音,仍能给人带来共鸣和思考。人生的哀愁或者磨难,原本是能够让人生长智慧、增长力量的。一旦激发出恶,便万劫不复。人生没有那么多如果的意思是,自己种的苦果自己吞咽,幻想回到从前,那是白日梦!由此,忽而想到《六祖坛经》里的很多故事,演示了禅宗提倡心灵本性、佛性本有、见性成佛的观点。比如熟为人知的这句:“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后来,慧能和尚又表达了另外一层意思:“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五祖对此赞叹:“后代以此修行,亦得胜果。可惜,尤为未见本性也。”佛性非常,非无常。人性呢,看似有常,实则深不可测,恰如无常。《狂飙》借反腐题材,通过高启强的人生轨迹,窥探了深刻的人性,方能超越类似题材,获豆瓣9.1的高分吧。
高旗狂飙安欣高启强
好家伙,陈思诚新片上映5天差评…
事实上,由朱一龙、倪妮、文咏珊…
当《狂飙》《三体》在都市剧中的…
在《狂飙》和《三体》这两个电影…
2023上半年分数“最高”的5部剧…
NO5、《狂飙》分数:8.5主演: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