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影视作品中,拼贴音乐与复沓音乐的审美意境对比

更新日期:2023-01-06 17:10:16阅读:3139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在当代语境中不仅没有消失,而且焕发着勃勃生机。蒲震元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论》中指出,意境包含实境和虚境两种形式。作品中直接呈现的形神特定艺术形象或符号、蕴涵情景就是实境

意境是中国传统美学的核心范畴,它在当代语境中不仅没有消失,而且焕发着勃勃生机。蒲震元先生在《中国艺术意境论》中指出,意境包含实境和虚境两种形式。作品中直接呈现的形神特定艺术形象或符号、蕴涵情景就是实境,属于形而下的层面,大多是指社会生活现象与画面。

由想象、联想与幻化而来的特定形象则属于虚境,这种形象是间接的,让人感觉渐远而近、似虚而实,往往极具哲理性、深远性,让人沉思人生之美。整体意境是由实境和虚境有机融合而形成的,作品的艺术张力都是由两者间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进而促使艺术创造的审美空间得以拓展。

意境的一个重要的审美特征就是情景交融,主要指审美主体的情感和客体的物象的有机融合。基于情景来衬托情感,情境来深化情感促使情感内涵得以更好的丰富,让情感的境域得以拓宽,意境美与情感张力得以完美呈现。

例如在电影《我的父亲母亲》中,影片就是通过鲜明的自然景色,独具匠心的色彩运用,最终实现了诗意化的表现。

从中能够看出,艺术家们在电影创作过程中,基于银幕视像的创造与独特音画语言的运用来发展故事情节与体现人物的情感、思想,以达成情景交融的效果,为观众营造出“景语即情语”之感,体会到片中人物的情真意切,促使无限的审美意蕴得以在有限的电影时空得以体现,使影片达到“言近旨远”的艺术境界。

拼贴音乐在《钢的琴》中营造意境美

在电影《钢的琴》中,总共出现了三次超现实空间,每一次虚实景观的呈现都表达了不同的意境美。第一次是众人铤而走险深夜偷琴,不料被发现后关在派出所里。半梦半醒间,陈桂林独自一人在雪花漫漫飘落中弹奏了钢琴曲《致爱丽丝》。

忧伤的曲调犹如流水般从他的手指间缓缓流过,飘落的雪花散落在他的身上和钢琴上……在超现实空间中,展现了人物陈桂林心理的写意。对于钢琴初学者来讲,这部作品柔美动人、短小精致,且易于演奏是其必弹曲目,很多音乐家也正是基于其极高的艺术表现能力而对其产生偏爱。

音乐运用在此处既是将陈桂林昔日对“钢琴家”理想和尊严的潜意识的外化,同时音乐也起到了过渡画面以及对后面造琴行为的合理铺垫。在音乐的衬托下,整个画面都呈现了一种唯美脱俗的意境。

第二次是在汪工组织的烟囱去留问题的演讲大会之后,全黑画面下,冷色调的灯光和暖色调分别照射在陈桂林和淑娴的身上,犹如二人在戏剧舞台的布景之中。自上而下的光柱中一团团的烟雾从两人头顶飘过,冷暖色调的鲜明对比也暗示了陈桂林和淑娴两人内心观点歧义的产生,为影片做了铺垫。

第三次是在进行钢琴核心部件浇筑时,西洋风格的舞蹈动作,配合着激昂的《西班牙斗牛士》旋律、鲜艳的服装、飞溅的火花,一扫电影开始以来笼罩在角色与观众心中的沉重阴影,赋予人们生命的勇气与力量,为无奈的现实画上一道亮丽的色彩,让观众感受到一丝温馨,为电影平添无限的浪漫诗意。

复沓音乐在《我的父亲母亲》中营造意境美

如果说银幕画面是电影的肢体,那么绚烂的色彩便是它的灵魂,如果说色彩是电影画面的灵魂,那么音乐则是触动灵魂深处最真挚的情感。

在张艺谋导演创作生涯中,《我的父亲母亲》也是用色彩表现意境美典型作品之一,其中色彩和音乐的变化,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母亲的心理变化,同时也以极致的方式来描绘出村落的美丽。

因此,舍浓郁而求单纯,也成为这部影片在视觉方面极力想追求的。影片采用倒叙的方式,现实部分刻意用黑、灰等冷色调来表现,例如在给父亲送葬的场景中,画面中没有笑容,没有愉快的情绪,只有乡友和学生们在雪中沉重的脚步声,这是他们对父亲沉痛的怀念和对父亲的眷恋。

在配器的选择上主要是以笛子为主,并在笛声中加入了回声效果,节奏较为缓慢,音响效果也是采用了忽强忽弱的效果,与灰暗的色调相辅相成。静谧而悠扬的音乐在这一场景中仿佛胜过任何语言,既让死亡和葬礼这一主题得以更好的表现,也让影片中那种压抑而窒息的氛围得以更好的营造。

影片中大多以暖色调来呈现回忆部分,既让现实的冷色调和视觉心理具有强烈反差,也让内容主旨的对比更为强烈。例如父亲和母亲的初次相遇。父亲乘坐马车从远方的小路上驶来,夏末秋至的山村,轻盈、灵动的电钢琴旋律和悠扬的笛声和山间的鸟鸣声相互交织,淡绿色的树木和浅黄色的草地相互映衬。

夕阳西下,马夫驱赶着马车,牛羊发出阵阵声响,村民们站在路口看着从马车下来的年轻教书先生,在人群中的母亲招娣也不例外,远远的看向远方的教书先生,也许是招娣身上亮眼的红色与腼腆羞涩难以遮掩的热情,让她在人群中更为显眼,促使父亲一眼就瞥见了她,仅仅是这一瞥,父亲从此便存在母亲的心中。

穿着红棉袄的母亲欣喜地在长满及腰高橙黄杂草的田野中奔跑,笑容中带着满足与兴奋,其炽热的情感基于画面中的暖色调处理得以完美呈现。此时的音乐很好地表现了这里草木生长、鸟兽繁衍的意境,同时音乐也将母亲对爱情的怦然心动和激动的心情展现的淋漓尽致,给人营造了一种真实、生活美好的安详之感。

再如,当母亲躲在山坡上静静等待父亲出现的时候,以及父亲送学生回家路上与母亲的擦肩而过,微风拂过,初秋的阳光撒在父亲与母亲的身上,柔美的弦乐和悠扬的笛声不仅展现了夕阳下乡村美好的景色,更也表达了母亲和父亲两人内心对情愫的表达。

在回忆部分除了采用暖色调来表现父亲和母亲爱情的纯真美好以外,还采用了较暗的色调表现母亲人物内心情感和景色的变化。例如父亲和母亲约定见面的当天,母亲穿着红色的棉袄独自站在山坡上,阳光映照在被大雪覆盖的树枝上,冬日的清冷使母亲的红棉袄也显得黯然无光。

八音盒轻快灵动的声音再次响起,而母亲此时的内心的失落与之前偷望父亲的甜蜜时光形成鲜明对比。当远方一辆马车经过时,弦乐声逐渐表现了母亲内心即将见到父亲的激动心情,但当母亲走进马车时,音响声逐渐减弱,表达了母亲内心低落的情绪。

在这一场景中,画面没有任何语言,通过音响效果的持续变化,展现了母亲内心的情绪波动。当父亲偷跑回到三合屯看望母亲时,色调又逐渐变亮,继而越加鲜明、温暖。在音乐与色彩画面的营造下,父亲和母亲的情感也犹如阳光一般,使整个画面充满着温暖、唯美的意境氛围。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关注我不迷路!

电影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