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卧虎藏龙》深度解析:玉娇龙跳崖,不单是为了一个英雄梦

更新日期:2022-12-25 17:03:54阅读:924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看《卧虎藏龙》不解,最后玉娇龙为何要跳崖?张艺谋拍武侠要圆一个英雄梦。侯孝贤拍武侠要圆一个“中国梦”。唯有李安的武侠,与梦和情怀都无关。在《卧虎藏龙》中,李安更像一个社会学家,透过电影去研究一个课题:

看《卧虎藏龙》不解,最后玉娇龙为何要跳崖?

张艺谋拍武侠要圆一个英雄梦。侯孝贤拍武侠要圆一个“中国梦”。唯有李安的武侠,与梦和情怀都无关。在《卧虎藏龙》中,李安更像一个社会学家,透过电影去研究一个课题:个人主义在差序格局的社会(hierarchicalsociety)中的存在状态。

《卧虎藏龙》的舞台是中国古代,但故事逻辑是西方式的。对比侯孝贤的《聂隐娘》就非常明显了。推动《聂》情节发展是东方式的情感,推动《卧虎藏龙》情节发展的是现代人的理性。

东方式的情感可以是不讲道理的。武侠世界强调侠义心肠、性情中人,“侠”和“义”是非常情绪化、抽象和主观的概念了,是可以完全不受制于逻辑的。所以你看《聂》的时候,理解了舒淇的情绪就理解了整个故事。

而《卧虎藏龙》中的逻辑是非常清晰的,要理解整个故事,光感受每个角色的情绪是不够的,还必须要理解人物行动的逻辑、以及这逻辑和故事构建的大前提的关系。而这个极其关键的大前提,就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差序格局。在这种文化格局中,一个人是不能独立存在的,ta只有依附于一个阶级、一个族群、一个父亲、一个丈夫才能称其为一个人。

在这个大前提下,李安对“仁”“义”“孝”“江湖”这些本来抽象的概念赋予了非常清晰的定义,那就是任何人“在哪就要服从哪的规矩”的原则,服从父母就是孝,服从国家就是义,服从礼制就是仁。家有家规,社会有社会的规矩,江湖有江湖的规矩。差序格局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这张大网笼罩了古代中国全部的人际关系。

玉娇龙以为逃婚,就能逃离这张大网,没想到小虎的大漠也是网,小虎说,“你来当我的压寨夫人”。俞秀莲和李慕白的江湖,更是一张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的约束,李慕白的克己复礼的约束,俞秀莲压抑感情的约束。这是一张谁都逃离不了的网,除非穿越那个时代。

李安是描述现代与传统、个人与集体、自我放飞与责任义务的冲突的大师。他在早期的《家庭三部曲》,后来的《断背山》,《理智与情感》,乃至《色戒》里面一遍又一遍探索一个相同的命题,那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人在各种束缚和捆绑下如何做出判断、决定,如何突出重围,或者自我毁灭。

《卧虎藏龙》虽然把故事搬到了中国古代,李安所迷恋的这个人生命题却没有改变。而中国古代简直是一个绝佳的实验场。在这里有重重叠叠的人际关系、责任和义务、秩序和位置。武侠是个幌子。

我们本以为江湖是个逃离那些繁文缛节、僵化秩序的桃花源,玉娇龙一开始也是这么以为的。我们正是透过她的视角感受到她对既有秩序的绝望、和对江湖的极大期望。

然而接下来李安展现给我们的,是玉娇龙梦想的破碎。无论是她师傅的邪道江湖,还是正气凛然的李慕白的正道江湖,都不过是既有差序格局社会的翻版。没有人能超越自己所在的时代。

所以玉娇龙为什么跳崖?

那是因为李安塑造了一个本不属于那个时代的人。这是一个现代女性:独立,自由,有尊严,拒绝服从权威,拒绝依附于他人存在。刚刚不是说,没人能超越自己的时代吗?当这样的人出现的时候,她是绝没有活下去的可能的。这点,玉娇龙知道,李安知道。除了跳崖,实在是没有更合理的结局了。

武侠电影李安卧虎藏龙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