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和受害者的心理机制

更新日期:2022-12-23 05:03:34阅读:2484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少年的你》口碑票房双丰收,并明晃晃地掀开了校园阴暗的一面,很多人看完这部反校园欺凌的电影,开始反省和讨论:遇到校园霸凌,我们孩子们应该怎么做?诚然,陈念们、小北们和魏莱们的结局是校园欺凌引起的,不过

少年的你》口碑票房双丰收,并明晃晃地掀开了校园阴暗的一面,很多人看完这部反校园欺凌的电影,开始反省和讨论:遇到校园霸凌,我们孩子们应该怎么做?

诚然,陈念(周冬雨 饰)们、小北(易烊千玺 饰)们和魏莱(周也 饰)们的结局是校园欺凌引起的,不过我们更该关注到,他们的行为是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我觉得这更是一个关于成长的电影。

所谓成长,就是个体化不断加深、自由不断发展的过程。也就是能够自由独立地表达自己,成为区别于他人的独一无二的人。

人在萌发出成为一个完整的个体的时候,最迫切、最直观的方法就是摆脱现有的模式。比如,电影中魏莱急于摆脱父母期待的、自己一直在扮演的乖乖女、好学生的模板;陈念急于摆脱偷偷摸摸、东躲西藏的生活模式;小北急于摆脱处于最底层、被人欺辱的社会身份。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追求成长和自由,可就像陈念说的:"没有人教我们怎么长大。"

因此,他们看似在追求自己认为的自由,但实际却是在逃避自由。

逃避自由这一概念是美籍德国犹太人埃里希·弗洛姆提出的,他是著名的哲学家、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家,非常善于用心理学来分析社会的行为,是"精神分析社会学"的奠基人。

弗洛姆在1941年出版了自己第一本心理学著作《逃避自由》,一针见血地指出人们虽然高呼追求自由,实际上却在逃避自由,并介绍了人们逃避自由的3种心理机制。虽然这本书已经过去70过年了,但对我们现在仍有很大的指导意义。

电影《少年的你》从校园欺凌事件中展现了不同孩子的不同行为——有人施暴,有人忍受,有人自杀,有人视而不见。下面我就结合《少年的你》中各种行为来分析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一、为什么逃避自由?

影片中有一句引用王尔德的话打动了很多人:我们都生活在阴沟里,但仍有人仰望星空。

仰望星空是什么?其实就是追求自由。

我们都能背裴多菲那首著名的诗歌:"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

这首诗歌之所以能打动人,就是因为自由太宝贵,比生命和爱情更吸引人,自由也是人们穷尽一生追求的理想。

可自由明明如此美好和宝贵,人为什么却逃避自由呢?

弗洛姆认为自由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并随着人的成长而发展。而且自由有两重性,即自由不仅给人们带来了独立自主的力量感,同时也带来孤独和不安全感。

如何理解呢?我们可以从自己的成长过程中略见窥见一斑。

当我们还是婴儿的时候,我们需要父母的精心照料,这时候我们是没有自由的,但是却很有安全感的;随着渐渐长大,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东西,就会越来越想要离开父母,以显示自己的独立自主和和与众不同的主张。这就是自由的发展,以及带来的独立自主的力量感。

但是,当我们摆脱父母,独立去面对一切的事情的时候,难免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时我们就会产生一种孑然一身的孤独感,并陷入没有安全感的状态。从人需要安全感的心理来看,我们就会想回到父母身边,找回安全感。这就是自由带来的另一面——孤独和不安全感。

但是人的成长和自由的发展是不可逆的,在父母的身边可以避一时风雨,却也躲不了一辈子;妈妈的子宫也许是最有安全感的地方,但是我们再也不回去了。

很多人为了摆脱这种孤独的感觉,为了重新找回安全感,就开始想办法逃避自由。

比如陈念努力学习,她认为考到北京就自由了,因为那里没有追债的人;

比如小北奋不顾身地打架,他笃定打出名气就自由了,因为那时没人敢和他叫嚣了;

比如胡小蝶(张艺凡 饰)纵身一跳,她纵向自由的天空,因为那里没有欺负自己的人;

还比如魏莱欺凌他人,因为她从中享受到了一丝自由,让她暂时摆脱了家庭带来的压抑和束缚。

他们都以为自己在追求自由,实际上都是在逃避自由。这又是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呢?

下面我们用《逃避自由》中的3种机制,来分析一下《少年的你》中这些行为的心理。

二、逃避自由的心理机制

第一种机制:权威主义

权威主义就是依靠权威,希望通过他人、外物或者组织给自己带来安全感。这种类型的人崇拜权威,并投靠权威;同时自己又想成为权威,让别人也崇拜自己。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前者属于受虐倾向,后者属于施虐倾向。

魏莱就是很明显的权威主义中的施虐者,她建立了一个具有权威特性团体去欺凌同学,表现出支配和统治他人的欲望,有着强烈的施虐的倾向。

魏莱的跟班中有个叫徐渺的女同学,为了自己不被欺负,投靠了魏莱的小团体,并且乖乖地听从这个团体的任何吩咐,包括欺负别人,包括自己被欺负也忍气吞声,具有受虐倾向。

我们可以看到徐渺为了获得安全感,强烈地依赖着魏莱小团体,但是却牺牲掉了自我,比如她明明是个善良的人,有一次在围堵陈念的时候,她发现了陈念的藏身之处,却没有暴露陈念,比如她知道依附不会有好下场,哭着说,明明我都已经什么都听他们的了,为什么还要欺负我?

但她不明白的是,牺牲自我,企图依靠他人的力量来获得安全感始终都是暂时和虚假的。

其实不止受虐者有着强烈的依赖性,看似强大的施虐者也有着强烈的依赖性,他们在潜意识里非常依赖受虐者,只有支配和统治别人才能获得安全感。

我们可以看到魏莱在逼死胡小蝶后,又找到了新的欺凌目标陈念,在陈念有人保护之后,找不到新的受虐者,就马上欺负自己小团队里面的徐渺。

施虐倾向和受虐倾向都统称为权威主义性格,他们都是希望依附权威、而不是自身的力量带给自己安全感。实际上,这种以牺牲自我为代价的安全感不堪一击。

第二种机制:破坏欲

破坏欲就是面对外面的世界和人,感觉有一种无能为力的感觉,从而产生孤独和焦虑,为了不受到这种感觉的折磨,选择破坏或者摧毁。

这也就是一种"如果我得不到,我宁愿毁掉"的心理,我们在新闻中看到的"求爱不成泼硫酸"、"分手后蓄意报复"、甚至"无差别犯罪"都是属于这种心理。

破坏欲是怎么被激发出来的呢?

这是当自由带给人孤独和焦虑的时候,人的生命成长就受到了挫折和阻碍,而破坏倾向就是生命受挫后最直接的反应。

有人会问,施暴者也是搞破坏,破坏欲也是去搞破坏,有什么不一样?

其实这两者有最大的区别就是,施暴者与对象共存,也就是上文我们说到的施暴者依赖受虐者;而破坏欲是消灭对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当破坏欲因为其他原因没办法向外宣泄的时候,就会转为破坏自己,也就是自虐,甚至是自杀。

影片中的胡小蝶就是一个典型。

胡小蝶被魏莱团体欺负,由于对方人多势众,她感觉到无能为力;这时,她希望同学们能站出来帮一帮她,但是所有的同学都选择了视而不见,她感觉到了孤立无援。这时,胡小蝶的生命受到了严重的挫折和阻碍。

虽然她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但是破坏欲已经被激发,她心底希望魏莱最好"死"了(参考徐渺在知道魏莱死了的时候,笑出了眼泪),但是她无法去消灭魏莱,便转向伤害自己,最终她选择了自杀。

第三种机制:机械趋同

机械趋同也就是从众心理,也就是俗话说的随大流。

这是现代社会人们最常用的逃避手段。为了不被当成异类,为了克服孤独感,人们会选择按照家庭、社会提供的模板,把自己塑造成芸芸众生中一员。

这类人认为如此一来,我和社会之间的差异就没了,我和大部分人做一样的选择,这样我就不孤独、不焦虑了。比如为了满足父母的期望,在该结婚的年纪结婚,在该生孩子的年纪生孩子,尽管自己好像也没想清楚。

这样的代价同样是泯灭个性,失去自我。

影片中的陈念一开始就是机械趋同的典型。

陈念为了好好读书,不惹事生非,看到胡小蝶的座椅被倒了红墨水也不敢吱声;明知道胡小蝶被欺负也当做没看见;在胡小蝶质问"为什么不帮我"的时候,选择了低下头不回应;甚至在警方调查的时候一句话也不说......毕竟大家也都不说。

但陈念心里不是这样想的,她恨过自己没能帮一下胡小蝶;面对自己座位的红墨水,她不会忍气吞声坐下;面对欺凌,她会反抗和逃跑;而且,最后她选择了揭发魏莱。

可是如果当初她能在胡小蝶受欺负的时候坚持自我,拉一把胡小蝶,也许胡小蝶就不会死,自己也不会落得如此狼狈。

《乌合之众》里面有一句说,群体的叠加只是愚蠢的叠加,而真正的智慧却被愚蠢的洪流淹没了。

如果我们一直选择机械趋同,不发展自身的个性和健全自我人格,或许以后地球上生存的就全是一模一样的"机器人"了。

以上就是逃避自由的3种心理机制——权威主义、破坏欲以及机械趋同。这也是电影《少年的你》中施暴者、受害者和旁观者的心理机制,正是心理机制上的差异,他们选择了不同的行为。

虽然这3种心理导致了不一样的行为,但他们都是为了逃避自由带来的孤独,选择依靠他人和外物、而不是自身的力量来获得安全感,代价都是失去自我。

那么,人到底能不能既自由独立,又不孤独?《逃避自由》一书给出了明确的回答:可以。

这要求我们不能选择逃避之路,真正的自由应该是在充分发展自我个性和健全人格的基础上,发自内心地与他人、与社会互动。而且人人都能平等地享受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

虽然这在人类历史上从未实现过,但这才是自由的可贵之处,也是人类追求的理想目标。

文章开头提到了这些行为是家庭、社会等各方面因素造成的,后续我会继续结合影片分析家庭、社会的因素,以及我们应该如何做。

机械校园欺凌电影少年的你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