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谊“衰亡”后,那群掌控内娱30年的大院子弟们,为何只剩姜文?
随之而来的便是华谊兄弟即将“衰亡”的传闻。
作为曾经内地第一的娱乐公司,如今却要以这么惨淡的结局收场,难免令人唏嘘,可是不少网友对此并不感到惋惜,更有甚者竟然拍手叫绝,这是为什么呢?可能要怪只能怪它曾经一家独大,难免会影响娱乐行业的百花齐放。而随着华谊兄弟逐渐从娱乐霸主的高位上退下,一个残酷的现实也浮出了水面,那就是以王氏兄弟为代表的大院子弟们,似乎都一个个从历史的舞台上退下来了。
靠作品撑起半个影视圈的王朔,早就收起了当年的锋芒,又重新做回了低调的作家,他现在甚至开始写历史故事了。而将情景喜剧推向巅峰的导演英达,如今心心念念的也只剩他小儿子英如镝的冰球事业。就连拍出《甄嬛传》的郑晓龙导演,最近两年也逐渐退居二线,要么给新导演当副手,要么直接当起监制来。思来想去,那个在文艺界,由众多大院子弟组成的最强圈层,如今仍旧平稳发展的也就只剩姜文一人了。姜文凭什么呢?难道他有什么过人的本领吗?
01都说性格决定命运,姜文之所以会成为如此坚挺的汉子,也和他打小培养出的性格有关。1963年,姜文在河北唐山出生了。刚出生时,他还不叫姜文,叫“姜小军”,而这背后据说有一段往事。那时姜文的父亲还是一名业务繁忙的军人,常年在外奔波,连儿子出生他都没时间来医院看一眼。生产的护士因为迟迟不见姜文的父亲,便在登记时慌忙给他起了一个叫“姜小军”的名字,
可能是觉得这段往事还挺有爱的,姜文的母亲便默认了这个仓促起的名字,甚至4年后姜武出生时,也顺着这个思路起了一个叫“姜小兵”的名字。平静的生活开始改变是在姜文10岁那年,这年,姥爷实在看不惯姜文兄弟俩那个既随意又没内涵的名字,就强行给他们改了名字,姥爷希望他们俩可以文武双全,于是大的就叫姜文,小的就叫姜武。那时绝对不会有人想到,这两个名字日后竟然能在演艺圈里熠熠生辉,不过这两个名字却没有反映出姜文兄弟俩的真实性格,用李保田老师的话来说就是,“姜文不文,姜武不武。”
要说姜文为何越来越不“文”,或者说越来越“不学无术”,这个转变也是从他10岁那年开始发生的。这一年,改了名字的姜文,因为父亲工作调动的关系,他就跟随家人一块来到北京生活。他居住的那个地方叫做内务府胡同,这个胡同据说人杰地灵,大作家曹雪芹就曾在这里居住过。而日后那个掌控内娱30多年的京圈,其中的大部分人也都居住在这附近。像“名门痞女”洪晃就住在姜文家前面的那个胡同里,而喜剧导演英达不仅住得离姜文家近,还是姜文的死党。
英达比姜文大2岁多,他们相识于72中学,由于姜文上学早的缘故,班上的同学基本上都比他大2岁。姜文与英达的关系最要好,几乎可以说是形影不离。英达出身名门,其父英若诚曾是北京人艺的演员,因为家庭的关系,英达从小接触了许多最前沿的文艺类型。而英达便带着姜文一起听西洋乐、唱摇滚、弹吉他,他们像极了《阳光灿烂的日子》里那些在胡同里穿梭的少年,总觉得没必要学那些迟早都会忘的知识,因此,他们的成绩常年吊车尾。
这个情况一直持续到高三,为了考上一个理想的大学,姜文和英达开始一起发奋,可是相较于英达在学习上的天赋异禀,姜文顶多算是资质平平,最终结果可想而知,姜文落榜了,而英达却考上了北大心理系。眼见姜文十分失望,不忍心好兄弟没学可上的英达,便给他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让他来年去考对文化课要求不高的中戏。021980年,姜文还真的考上了中戏。据说在面试时,他朗诵了一首契诃夫的《变色龙》,随后监考老师就忽略了他有些“着急”的长相,直接让他晋级了,这足见姜文还是有些艺术细胞在身上的。进了大学,姜文仍旧是一个不安分的主儿,上表演课时,别的同学都在按老师的要求练习,唯独他一个人在追着老师问:为什么一定要这样演?
除了言行上突出以外,姜文在大学期间的身形也有些“出众”,原因竟是他又瘦又黑,同学还借此给他起了个“马猴儿”的外号。对此,姜文嘴上虽然没有很在意,但他私下却偷偷进行身材管理,以至于毕业前他就已经拥有“硬汉”般的身材了。人们都说“越努力,越幸运”,像姜文这样既有天赋又努力的,自然是一路有“幸运女神”护航。1984年,姜文大学一毕业就被招进中国青年艺术剧院,在那里演了差不多1年的话剧之后,姜文就因为酷似“末代皇帝”溥仪的长相,而被陈家林导演选中,随即便与影后潘虹合作了电影《末代皇后》。
为了演好溥仪这个角色,姜文可谓煞费苦心,除了钻研剧本之外,他还阅读了大量有关溥仪的资料和纪录片。正式拍摄前,他还特意拜访了溥仪的弟弟溥杰,目的当然是为了让溥杰这个真弟弟,来鉴证一下他这个“仿版哥哥”的真伪程度。当他听到溥杰亲口称赞他像极了哥哥溥仪后,姜文这才放心进组拍摄。尽管出演完《末代皇后》,姜文依旧在影坛默默无闻,但他对角色的用心,却为他赢来了不少知名大导演的青睐,而率先向他抛出橄榄枝的,就是第三代导演的代表人物谢晋。
其实谢晋对姜文的欣赏由来已久,早在姜文还在读大学期间,他就想要与之合作,但奈何一直没有合适的剧本。直到他开始筹备《芙蓉镇》,在选定男主“秦舒田”时,他认定姜文可以胜任该角色。之后的故事,我们应该都很清楚了,姜文凭借《芙蓉镇》一炮而红,不仅成了百花奖影帝,还与片中的女主刘晓庆建立起了深厚的情谊,而这份情在日后还帮了他的大忙。
在影坛打响名声后,姜文自然是不缺戏拍,而那时还恰巧是内地导演“百花齐放”的年代。于是,在姜文身上就发生了一件罕见的事,那就是除了年代较早的第一、二代导演以外,其他代系的导演,姜文都与之合作过。1987年,姜文出演了第五代导演张艺谋执导的电影《红高粱》。紧接着1988年,第三代导演凌子风向他发出邀请,随后便有了他与刘晓庆二搭的电影《春桃》。而1989年,他又跟第四代导演谢飞合作了电影《本命年》。
03显然,姜文此时的电影生涯已经很是完美了,他几乎与那个年代最拔尖的电影导演都合作过,也是时候寻求事业上的新突破了。1992年,姜文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突破的领域,而且还不止一个。这年,一部名为《编辑部的故事》的喜剧在电视上热播,姜文也是紧追该剧的热心观众之一。据说为了追该剧,姜文竟然把火上正烧的饭给忘了,最终饭就给烧糊了。而经此一事,姜文才意识到原来电视剧也可以拍得这么好看,他便动了要拍电视剧的心思。那时,好在姜文已经在影视圈打响了名声,再加上同为大院子弟的缘故,姜文自然有办法认识拍摄《编辑部》的郑晓龙,他还借此机会认识了这部作品的创作者,也就是知名作家王朔,也是妥妥的大院子弟。
当郑晓龙得知姜文想拍电视剧,他就把自己新作《北京人在纽约》的男主甩给了他。而王朔呢?他也甩给了一件改写姜文命运的东西,那就是他发表在《收获》杂志上的小说《动物凶猛》。其实在和谢晋、谢飞导演合作的时候,他们对姜文自由发挥的极大放纵,已经让他滋生了自己当导演的念头,他还想着先去国外学习几年再拍。可他的“红颜知己”刘晓庆却建议他,要在实践中学习,不用学直接拍电影就行了,可他又开始为剧本发愁。直到王朔把《动物凶猛》甩给姜文后,一口起看完的他,满脑子都是小说里的画面,还有他自己也同样经历过的大院生活,随即姜文便决定把《动物凶猛》拍成电影。
1993年8月,由王朔小说改编的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正式开拍,该片的启动资金是由刘晓庆拉来的,香港影坛的知名制作人文隽等投资人,一共出资了100万美元。不过,姜文拍片喜欢抠细节,他追求艺术的纯粹,因此在他耗费了25万尺胶片的“烧钱”能力下,一堆投资人被吓跑了。最终要不是刘晓庆拿出自己私房钱,再加上姜文把该片在德国的版权给卖了,这部电影能不能拍完还是个未知数。还好,姜文的付出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该片在1994年的威尼斯电影节出尽了风头,第二年在国内上映后也获得了5000万的超高票房。此时的姜文,显然成了中国影坛最值得投资的导演,而恰巧这时,有另外两个大院子弟决定把拍广告赚来的钱,全都拿出来投资电影。姜文便是他们的目标之一,而这两个大院子弟就是华谊兄弟的王中军和王中磊。
可惜的是,他们这次押错了注,他们和其他投资人陆续为姜文的《鬼子来了》投入了300万美元,可该片在国内却被禁,不能上映自然也就没什么投资回报了。04在姜文这里投资失败,可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却让华谊赚了不少钱,于是,王中军王中磊兄弟俩当然选择与冯小刚深度捆绑,跟姜文说拜拜了。
华谊的远去,姜文还顾不上难过,因为彼时的他还被禁止拍电影5年,他要好好利用这5年来还他不当演员欠下的债,顺便扩展一下新人脉。于是,我们看到姜文在那5年里,与第五代导演何平合作了电影《天地英雄》,还接下了第六代导演张元抛出的橄榄枝,出演了他的电影《绿茶》。甚至还为了还好哥们王朔的情,同意拍摄新人导演徐静蕾执导的影片《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
此时的姜文可以说是混迹了内地导演的各个圈层,可他却从不站队于哪个圈层。就连他自己也从来不归属于哪个正统的代系之中,他既不属于第五代导演,也不是第六代导演,他自成一代,而这也正是他能够独善其身的关键。2005年,待姜文解禁之后,他立马投入转换身份,开始拍摄他的新作《太阳照常升起》。与此同时,仰慕他已久的“港圈大佬”杨受成向他发出邀请,想要投资他的新作。姜文也很坦荡,他直言这部作品可能赚不到钱,可杨受成却一点不在乎这点。最关键的是,他还不干涉姜文的任何创作,这点就足以打动姜文,于是,他们二人便展开了合作。
事实证明,姜文的预测是准的,《太阳照常升起》真的让杨受成赔了上千万。不过杨受成并未向王氏兄弟那样立即离开,他一直很欣赏姜文的才华,觉得姜文的电影即使赔钱也值得投资,那是追求艺术应该担负的代价。因此,2007年《太阳照常升起》失利后,他竟然执意要买下姜文的工作室,但姜文并没有同意。而这时姜文的处世智慧发挥了作用,尽管他没有把工作室卖给杨受成,可他却答应杨受成,今后但凡他要拍新电影,必定第一个让其先看。正是这番话让杨受成坚定地站在了姜文的身后,即便姜文没答应与他“捆绑”,可他还是愿意拿钱帮他拍电影。
除了杨受成之外,姜文的个人魅力还吸引了一位富二代的鼎力支持。他叫马珂,比姜文小整整10岁,中央工艺美院毕业,家里据说是挖煤的,很有钱。对姜文来说,马珂和杨受成一样,他们都是既有钱又有艺术追求的人,完全符合他对投资人的要求。不过二者也有区别,那就是马珂没有杨受成那样有影响力,他背后站着的是整个港圈,而姜文并不愿意与任何圈层深度捆绑,因此,姜文可以跟马珂一起开公司,但对待杨受成,他还是稳妥地选择让其成为第一个看剧本的人。
05《让子弹飞》就是在这样的合作模式下,诞生的第一部电影。这部斩获2010年票房冠军的电影,让马珂和杨受成赚了不少的钱。尤其是杨受成,把他在《太阳照常升起》配的钱都给赚了回来。杨受成这下高兴坏了,非要给姜文包一个800万的红包。可姜文却又一次拒绝了他,因为对他而言,拍好电影本来就是他该做的事,至于赚不赚钱他根本无法把控。要不是杨受成慧眼识珠,他这部赚钱的电影也拍不成,于是,为了感谢杨受成又一次的信任,姜文反其道而行,他竟然给杨受成发了一个800万的红包,而姜文的这波操作不仅巩固了与杨受成之间的情谊,这件事还成了业界的一段佳话。试问这样的姜文,谁不愿意合作呢?
而对比大院子弟的其他人呢?他们要么抱团取暖,要么只喜欢单打独奏,要么太看重金钱的诱惑,似乎只有姜文一人能妥善地处理与各个圈层的关系,不依附在某个团体内,但又似乎可以和每个圈层和谐相处。兜兜转转,姜文身边还是会时常出现那些和他一同成长起来的伙伴。
姜文2014年执导的《一步之遥》,他的铁哥们王朔再次位列编剧之列,他的发小洪晃还客串了一个角色。2018年,他的新作《邪不压正》是他的好友史航推荐他拍的。到了2021年,姜文则为了老朋友郑晓龙,难得地只演戏不导戏,在他执导的电影《图兰朵:魔咒缘起》里友情出演了一把。
由此可见,不断变幻身份,一直在路上,也是姜文能笑到最后的关键所在。这样的姜文,总不按套路出牌,而没有套路的他,或许才更适合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吧!
杨受成姜文华谊兄弟电影
姜文的一句话,放在王宝强身上,…
《八角笼中》上映前,网上一直存…
《狂鳄海啸》,这部电影是一部,…
一部名为《狂鳄海啸》的恐怖片,…
23年只拍了6部电影的姜文,不仅…
事件回顾:从影二十多年,他只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