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极春节没年味的世界杯
我敢确定,如果不是喜提转播权的互联网搞信息轰炸,策划出非常经典的相关主题跳舞活动,世界杯在国内的热度不会太高。事实上,如果抛开互联网,现实中对世界杯的狂热确实有限。互联网就是另一个世界,让世界杯的效应能够作用最大化。因为互联网对于普通人一般话题都太友好,发言权简直量产,受众基于表达欲也会被激活,于是渴望表达起来。
作为常态狭义足球迷——特点是有固定支持者(球员和球队),看过大量比赛,可能有些还会把足球创作搞成工作——以上就是我对世界杯的自定义认知。看太久足球的人,大概是不会每场世界杯都看的,因为这个群体早就被高水平足球惯坏,也早就深刻绑定情怀,所以这叫狭义足球迷。
严格意义上,我不是喜欢足球,而是崇拜某个球员或者追随某支球队。所以你让我看一场被起哄的英超豪门对决,哪怕在黄金档,我都是没有兴趣的。在我看来,曼城大战利物浦还不如有梅西的大巴黎在法甲踢洛里昂或者特鲁瓦。我最崇拜的足球运动员是梅西,我支持的国家队则是西班牙,所以我在世界杯只会看梅西的阿根廷和我最喜欢的西班牙。还有任何球队参加的世界杯决赛。
广义足球迷也有常态和狭义之分。常态广义足球迷大概只有解说和新闻工作者吧,他们必须关注大部分球队和球员,看所有能看的比赛就是任务。广义足球迷也有狭义,那就是四年一届才冒出来的新球迷或者伪球迷,这些球迷可能也会看每一场比赛,这是因为他们对足球充满未知、好奇和临时渴望。
我在看足球前也有这个阶段,最早是在2006年,当时我还是少年。不过受限于电视没几个台,也就看下世界杯营销爆炸造成的新闻,以及买几罐印有贝克汉姆和齐达内这些超巨的百事可乐(我至今还留着十几个空罐子)。我真正沉浸式体验世界杯在2010年,当时还在读书,生长在世界玩具之都澄海的我因为没钱不得不把暑假的时间都浪费在流水线上,也错过了正经看世界杯的全部经历。
然而2010年却是我感觉氛围最热闹的世界杯。这跟现实无关,在澄海,就更没有世界杯氛围了。事实上,我的朋友们基本都不是球迷。当时也基于互联网,但没有这么多资讯,我的兴趣也才到万丈高楼平地起的第一步而已。当时还没开始喜欢西班牙,这是我在2010年看西班牙夺冠后才有的足球信仰,对梅西的推崇也才停留在巴萨阶段,所以到南非世界杯决赛前都没有熬夜看球过,除了有一次失眠刚好起来看比利亚踢了一脚超级世界波。
当年我看球保持的习惯大都是看一下央视《豪门盛宴》的科普,以及用手机刷新闻,我甚至还做了一些笔记,内容是赛程和球星。此外,我还会买纸质报纸和梅西以及C罗的杂志。不过我至今就感觉2010年那一届世界杯最有印象,跟比赛和球员无关,主要是氛围到位。
大概有两首歌的功劳,《Wavin' Flag》和《Waka Waka》。其中,《Wavin' Flag》虽然不是主题曲,但却是我认为的世界杯历史上最有感染力的歌曲。这首歌让我永远能够代入那一年,此外还有另一首歌,跟世界杯无关,也比较冷门,是《剑侠情缘》主题曲《剑与红颜》。特别是《剑与红颜》,我一听到这首歌,就想起了2010年夏天。
现在我已经非常懂足球,我的工作也是写足球,我基本看过任何关于梅西的新闻,我也看了梅西的每一场比赛。我收藏的球衣都有几十件,梅西的落场版也有。我比12年前在足球认知上强太多了,可是在后2010年的第三届世界杯揭幕时,我并没有当初的激动了。这像极了春节没有年味。跟春节为什么没有年味一样,是因为人吃饱了,不再需要固定的仪式感。世界杯对我来说也一样,我平时就看足球,世界杯不过是另一种比赛而已。我比以前更好的地方是,我可以看每一场想看的比赛。我最想看到的是梅西夺得世界杯冠军,梅西的每一场比赛赛后,我也会长篇大论。
梅西世界杯西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