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龙《生活的艺术家》解读之一
这本书是集合李小龙创作的手稿、诗歌、书信以及对手对于李小龙的看法创作而成,深度剖析了李小龙的哲学思想。李小龙因为高超的格斗技巧被人们熟知,却很少知道他不仅是一位诗人、哲人、科学家(身体和思想的科学家)、演员、制片人、导演、作家,而且还是舞蹈编导、武术家、丈夫、父亲以及朋友。李小龙明确地表达了他对人生的追求:“习武是我的个人选择,演员是我的职业。虽然我在生活中主要扮演的是这两个角色,但我最希望的是能实现自我,成为一个生活的艺术家。”
琳达·李·卡德维尔(李小龙妻子)对李小龙的评价
他常说自己体内蕴藏着“一股神秘力量”,这股力量引导着他的生命轨迹。
他是一个活力四射的人,能够认识到并珍惜燃烧在自己体内的神秘能量,极力发扬几千年来的传统智慧。
他渴求能把哲学精神融入武术,秉持武术之道的伟大意义在于形体之外,坚持展示和表达他的本真自我。
他通过大量的阅读和写作进行自修,以拓展自身的潜能,他富有学问,珍视每一个接受教育的机会。
他能将具体的艺术准则运用于更广泛的现实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并乐于传播他的学习过程。
他在各个方面都是那么超凡脱俗——不管是在银幕前还是在银幕后。
小龙旅行的终极目的地是一片宁静的心灵之境——也就是生活的真谛。
“认识自己需要花一生的时间”,而他一刻也没有虚度光阴。
功夫
功夫是一种心灵与技巧相配合的精妙艺术,功夫原理的核心就是“道”——也就是宇宙的自发性。
如何理解道?李小龙用这个词来表示它:“真理”——功夫背后的真理。道孕育着太极阴阳,表现为万事万物相互依存,相互争斗,相互转化,循环不息。盛极转衰,反之亦然,它们是相互配合和更替的,所以我们要懂得顺势而为。
头脑指挥着身体和行为,控制头脑非常重要,但这绝非易事。情绪既有破坏性,又分散精力,摧毁人内部节奏的情绪有:仇恨、嫉妒、欲望、妒忌、自傲、虚妄、贪婪和恐惧。习武之人必须保持一种静谧与平和的心态,摒弃所有的情感(情绪),它不是没有情感和感觉,而是一种感觉没有阻滞的状态。
优秀的习武者,不应该有骄傲自满的情绪。骄傲会使人产生一种优越感,骄傲还会产生恐惧和不安全感,骄傲实质上是一种自我否认。为实现真实的自我,习武者并不依凭他人的观点而生活。功夫哲学最理想的状态不是将对方的力量打垮,而是要与之协调配合,习武之人会随着对手的动作而动,以保护自己不受伤害。
在我讲我必须放松自己的时候,这种要达成“必须”的念头,已经与“放松”的定义相违背,也就是达到了心理学家所说的心理的“双重束缚”。因此像水一样自然的放松,才不会有矛盾之感。
艺术是对自我的表达,方法越复杂越有所限制。尽管技术在早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它也不应该太复杂、太局限或太机械。如果我们受它的牵制,我们就会被其局限性所累,所以不要把自己束缚在别人预想的招式之中。
在与人格斗时,绝对不要在意他的体型、狰狞的面孔或是恶毒的语言。攻击对手的弱点,运用杠杆原理打破他的平衡性。
李小龙老明星生活的艺术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