甩过谢贤,给那英下跪,她天生残疾却当了影后,晚年却活得像少女

更新日期:2022-10-11 19:02:15播放:325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人情人情如做戏,有真心假意地,从前从前如梦去,太多的不堪记,无人无人能做到,这一生都趣味,悲悲喜喜常换转,有一些都优美,Ah Ah Ah Ah……青春总失去莫名。”20多年了,这首歌的调子一起,我们

“人情人情如做戏,有真心假意地,从前从前如梦去,太多的不堪记,无人无人能做到,这一生都趣味,悲悲喜喜常换转,有一些都优美,Ah Ah Ah Ah……青春总失去莫名。”

20多年了,这首歌的调子一起,我们还是会不由自主地跟着哼唱。

这是出自TVB经典剧《难兄难弟》的同名主题曲,随着调子响起,我们的记忆,总会被拉回到那部片子里。

剧中的人物,许多带有原型,其中就有本文的主角原型:萧芳芳!

萧芳芳息影20多年了,早在1997年,拍完《麻雀飞龙》后,她便淡出了大小荧幕,全身心地放到了她的“护苗基金”上。

从此,娱乐圈中,再难看到她的影子,只有她的曲子,还在一代又一代人耳边回响。

01、“拍一天戏”,改一个名字

萧芳芳,原名萧亮,小名明明。

她出身于书香门第,父母亲在上海颇有名望,她的父亲萧乃震毕业于著名的柏林大学,博士出身,母亲成丰慧和傅雷是挚友(也有说是傅雷的学生)。

按照书香门第的路子,萧芳芳被按照知识分子的方向培养的概率很高。

可惜,这中间有了反转,她的“书香门第”小姐梦,碎了,而她也成了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苦儿”。

年幼时,她的父母带着她离开上海到香港发展,拿笔杆子的夫妻俩,转行拎起了算盘,其中的艰难可想而知。

移居香港的第二年,她的父亲便撒手人寰,留下萧芳芳和她的母亲二人,在这动荡飘零的陌生乱世挣扎求生。

为了活着,她的母亲成丰慧改行做了设计师,但收入撑不起母女俩的生活,母女俩吃了上顿没下顿,交不出租还得四处挪窝。

那时候,有位朋友提醒成丰慧:有部戏《小星泪》正需要一个小女孩,让明明(萧芳芳的小名)去拍一天戏,先解决眼前的问题再说吧。

“拍一天戏”就能解决当前的吃饭问题,萧芳芳听懂了这话的意思,所以她在母亲的陪同下,做出了新的尝试,客串了钟小玉一角。

第二年,萧芳芳考入香港中联影业公司,改了个名字,参演了第二部电影《梅姑》,算是正式入行,成为一名小小的童星。

在《梅姑》之前,她还不叫萧芳芳。

这个名字,来自于母亲的朋友,是那位朋友算出来的。

当时,那位朋友问成丰慧:求财?求名?还是求什么?

成丰慧答:求名。

几天后,朋友捎来了她的新名字,叫萧芳芳,甚至断言:用了这个名字100天就会见效——扬名,但必须多写多叫。

多叫,由妈妈负责,多写由她自己负责。

在这之后,萧芳芳时常可以听到妈妈叫魂似的叫这个名字,而她自己也在一遍一遍地写这个名字。

折腾到101天,母女俩接到了一个消息,有人过来打听一名出演《梅姑》,名字叫“Fon Fon”,获得了东南亚影展最佳童星奖的女孩。

不管是不是这个名字见效,至少在《梅姑》之后,萧芳芳的电影明星路,算是正式开启了,而她的这个名字,再也没改过。

02、11岁的一首名曲,唱响了两个世纪

1958年,萧芳芳搭档胡蝶主演《苦儿流浪记》(1960年上映)。

《苦儿流浪记》里的冬天,是雨夹雪,带着北方风味的寒冬,为了拍雪,剧组选择在日本积雪最多的山上开镜。

当时,长达5天半的戏,全是在零下30度拍出来的,雪深过膝,演员王引带着萧芳芳和两条狗,一只猴子在雪山上来来去去。

那寒风一遍遍地犹如刀刃落在萧芳芳身上,风声呼呼地刮着,小小年纪的她,吓得直哆嗦,却硬生生扛住了一遍遍的NG,从日出到日落的戏份,熬了下来。

演员王引更惨,他带着一个孩子,一只猴子,两条狗,就这么演了一年多的对手戏,处于几近崩溃的状态。

直到多年后想起来,萧芳芳仍觉得这一幕很有趣也很无奈。

《苦儿流浪记》是一部典型的黑白悲情片,是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胡蝶的复出之作,更是萧芳芳的成名作。

可若说这部电影的最大贡献,还是那首已经唱响了两个世纪,已经红了近70年,被全国人民都记得的曲子——《妈妈好》(又名《世上只有妈妈好》)。

《世上只有妈妈好》,这首歌,谁不知道呢?

唱这首歌的时候,萧芳芳只有11岁,已经入行5年了。

在《苦儿流浪记》之后,萧芳芳一炮而红,戏约多了,上学的事,就这么被耽搁了下来。

可那时候,萧芳芳对上学并没有多大的兴趣,所以算不上有什么遗憾,不用去面对那个一板一眼假正经的修女老师,她反倒挺开心。

尤其是,演戏的时候,有妈妈陪着,剧组的人哄着,娘俩都能吃饱喝足,别提多畅快了。

当然,这是小孩的想法,知识分子出身的成丰慧显然不是这么想的。

从1957年到1968年,短短10年的时间,成丰慧给她找了22位老师,除了课本内容、除了英语,还在没戏拍的时候,安排她学了不少其他东西。

包括京剧、舞蹈、礼仪、国画、唱歌、书法……

那时候,傅雷常常给她列书单,让成丰慧给她买,又或者寄碑帖让她练毛笔字。

成丰慧问他:“芳芳打三枪也放不出个屁来,吃电影这行饭怎么会有出息。”

傅雷却回道:“芳芳沉默寡言其实像乃震,演电影的少女有此性格是一种安全,你千万别怪怨她……这种做学问的‘沉默’和‘庄重’确实应当鼓励的。”

这种带着肯定的话,让萧芳芳浑身充满了求知的欲望和感动。

她尤其爱读傅雷翻译的罗曼·罗兰的《约翰·克利斯朵夫》、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甚至是他的《傅雷家书》,萧芳芳也尤为喜欢。

03、被放养的岁月,磨出了她的自信和独立

出道的十年间,萧芳芳是肆意张扬的,虽然一边学习,一边拍戏的日子很苦,但她却玩的游刃有余。

事实上,打从16岁的时候开始,萧芳芳就放飞自我了。

下戏之后,她的母亲总乐的放手让她自己去玩,那时候,约朋友、打保龄球、看电影、去“夜总会”跳舞……

“夜总会凌晨3点打烊,我到家4点,妈妈从不甩脸子,还准备好夜宵陪我一起吃。”

可以说,她的性子很野,但却又有分寸,妈妈的“纵容”反倒激起了她的羞耻心和愧疚,自此以后,“乖了”许多。

可成丰慧不仅仅是“纵容”她的肆意,同样也对她的其他方面十分讲究。

比如:坐立言行守规矩、干活学习得尽力、结婚之前不失身。在家必须说国语,一说粤语,上来就给我吃个栗子。

那些年,母女俩的相依为命,母亲对她张弛有度的教育和早早在社会这个大熔炉磨砺的经历,反而逐渐磨出了萧芳芳一点点探索,往外闯的独立和自信。

她和那个时代的女孩,是不一样的。

那时候,借着《苦儿流浪记》,萧芳芳的戏路越来越宽,在武打片十分狂热的时候,她凭借着自己的舞蹈功底,拍了不少武侠片,以及其他类型的片子。

从1953年开始,到1968年的时间里,她出演了整整209部电影。

遇见了形形色色的人之后,对于“祖师爷赏饭吃”的这种表象下,麻木的表演越发烦躁,想去上学的心,一日比一日强烈。

尤其是在跟著名导演楚原的合作后,萧芳芳算是真正明白“演技是需要技巧的”,所以,她笃定了地做出了放弃现有的一切,出国留学的决定。

她的母亲没说什么,直接爽快地退还了8部电影的订金,成全了她的留学梦。

在这之前,萧芳芳才刚跟有“渣男鼻祖”之称的谢贤(四哥)分了手,干脆利落的对那段恋情,没有半分留恋。

和谢贤相识,是在《窗外情》的剧组里,当时已经31岁的谢贤,完全沉浸在萧芳芳的魅力中,被这位年仅20岁的女孩,迷的神魂颠倒。

《窗外情》里的那一场吻戏,算是萧芳芳在60年代的最大尺度戏份,这样“香艳”的镜头就,终归是给了谢贤敲开萧芳芳内心的契机。

只不过,一个爱玩的老男人和一个上进认真的小女人,注定不会是一路人,恋爱也不过一年的时间,两人三观上的不合暴露无遗,争吵不断。

萧芳芳曾问他:“你现在生活这样好,为什么不学英语、不读书?”

谢贤却道:“书你来读,我还是享受我的人生。”

决定出国后,她一句分手,给两个人的关系划上了休止符。

谢贤曾回忆道:那天他正驾车载着萧芳芳去游玩,途中对方突然指示自己在某处让她下车,同时告诉他分手的决定,语气态度十分坚定,以至于谢贤想挽留却说不出任何话。

这是谢贤第一次被甩,算是“天道好轮回”了。

04、留学遇故人,借苗翠花走进内地市场

1970年,萧芳芳出国留学。

这一去,便是3年,她用了3年的时间,修完了大众传播学专业4年的学分,拿到了学士学位回国发展。

留学期间,她重遇童年故友。

“我15岁被一个长辈强女干……从此我就像一块又臭又烂的脏布……”

故友的经历,她的痛诉,一点一点地敲击着萧芳芳的心。

听着她的这些话,看着原本阳光、自信、爱笑的女孩,变成了如今焦虑、抑郁,信仰完全崩塌,歇斯底里的女人,萧芳芳心底深处,像是被揪着一样。

此时,萧芳芳还不知道,故友的这个经历,会无意间敲开了她未来的第二扇门,她还没想过,未来自己会因为故友的经历,而走上一条跟自己的演艺事业截然不同的路。

当然,这是后话。

1974年,萧芳芳学成回国并受邀参演电影《广岛廿八》。

男主角高大英俊,风流倜傥,有着“花心查理”之称。

这个男人,叫秦祥林。

琼瑶曾说:“秦祥林漂亮的不可思议,他只用站在那里,就会吸引所有人的目光”。

事实也确实如此,萧芳芳和秦祥林两人因戏生情,第二年,便携手走进了一段并不长久,也不算圆满的的婚姻。

秦祥林的的确确是个“风流人物”,即便已婚,仍是绯闻不断,跟林青霞,秦汉的三角恋纠缠,更是上了不少报纸头条。

1978年,萧芳芳率先喊停,终止了这段婚姻。

不久后,秦祥林跟林青霞走到了一起,而萧芳芳则嫁给了电视台工作人员张正甫。

接下来的十年里,萧芳芳曾短暂息影,跟着丈夫,带着两个女儿移居国外。

几年后,重回香港,开始尝试转型。

那时候,她一边拍戏,一边主持综艺,并尝试做编剧,执导筒,1988年,她主演了十分成功的喜剧电影《不是冤家不聚头》,算是迈出了角色形象转变的第一步。

那几年,她的事业家庭都算是平顺,唯一的困扰,是她的耳疾愈发严重。

从50年代入行开始,萧芳芳演了数百部戏,拿过不少的最佳女配,最佳女主的奖项,可真正称得上代表作的,很少,真正让她被内地观众熟知的戏,也还没来。

90年代初,属于她的事业巅峰,紧赶慢赶,算是赶上了。

1993年,萧芳芳46岁。

这一年,她搭档李连杰,出演《方世玉》中苗翠花一角,成了李连杰的“母亲”。

饰演前,作为这部戏的策划之一,许鞍华给她捎了一本《方世玉传》,她一看,嘿,苗翠花这人还挺有意思。

在她的理解中,苗翠花这人有些喜感,身为“方世玉”的母亲,当然得有点架势,为此她找剧组商量,提早飞北京进组练功。

剧组有位女教练跟她很投缘,十分耐心地教她练拳,她也将自己“禁闭”了起来。

那几个月里,除了练拳、压腿、打坐、琢磨苗翠花、其他的,啥事也不干,甚至连酒店门都没踏出半步。

跟李连杰搭戏的时候,她撒欢地演、这才有了大荧幕上那位武功高强、好打抱不平、做事鲁莽却又机灵、行事跳脱的苗翠花。

《方世玉》大获成功,香港票房就高达3000多万,而萧芳芳借着苗翠花一角,前后拿下了6个最佳女主角奖。

此外,“苗翠花”还直接将萧芳芳推向了内地,真正地被内地观众熟识。

05、成柏林影后,为护苗基金跪谢那英

借着《方世玉》事业再上一层楼之际,萧芳芳趁胜追击,主演了许鞍华的《女人四十》中,“阿娥”一角。

萧芳芳曾经在采访中说:“对于我而言,人生的三个身份中,妻子和母亲的角色永远是凌驾于演员之上的。”

她将妻子和母亲的角色,平衡的很好,这是许鞍华看中她,选择找她出演“阿娥”最关键的原因。

《女人四十》被公认为是许鞍华蛰伏4年的翻身之作,也是她最好的一部文艺片,其中,萧芳芳的功劳可想而知。

“阿娥”是一个很典型的中年女人,她每日疲于工作和家庭之间,被无数的生活小事拉扯,为孩子家庭操劳,嘴上有诸多抱怨,却又从未想着放弃,而是咬牙坚持。

那些平淡,琐碎的日常中,当“阿娥”走上天台收衣服,看着天台上的一大群鸽子在那儿,她缓缓回头,那一瞬,像是浸染在希望和憧憬中。

这是一个非常成功的角色,这也是助她拿下最多奖项的角色,金马奖、金像奖、金紫荆奖,甚至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女主角奖。

因为“阿娥”,她成了张曼玉之后,第二位华人柏林影后。

所有人都惊叹于她的成功,却没多少人知道,在这光环背后,她的演艺生涯,已经进入了倒计时。

拍摄《女人四十》的时候,她的耳疾已经非常严重,甚至出现了耳鸣的状况,有时候,耳朵里就像有一百只蝉在鸣叫,那种噪音的痛苦。

日渐薄弱的听力,让她只能看着对方的唇语和对方搭戏。

1997年,萧芳芳几乎丧失所有听力,她只能淡出演艺行业,跟赵文卓合作的《麻雀飞龙》,是她的最后一部作品。

1998年,萧芳芳彻底失聪,在这之前,她已经创立了护苗基金会。

不能演戏了,萧芳芳便将所有心思都放在“护苗基金”的工作上,护苗基金的宗旨,是“保护儿童免受性侵犯”。

之所以将目光聚焦在这个方面,原因跟当年那位故友的经历有关,也跟之后那些年里,她接触的一些受害孩子有关。

2014年,萧芳芳筹办了一场慈善音乐会,为护苗基金筹款,歌手林忆莲、张惠妹、蔡健雅、那英等人无偿前来助阵。

音乐会接近尾声的时候,萧芳芳下跪向她们致谢:“我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感谢你们几位,请你们受我一拜,我只可以用这个表达。”

结尾

萧芳芳的演艺人生,对比于许多老戏骨,并不算长,但她对影视上的贡献,是无法衡量的,因此才会被授予金像奖终身成就奖。

圈内人对她的评价极高,张国荣将她奉为自己的女神,王晶盛赞她是演技最好的女演员,就连黄霑,都曾经评价她:可以绚烂,可以平淡,幅度之广,友人之中,以她为最。

萧芳芳这一生,要说受谁的影响最深?

除了她的妈妈,那便是傅雷,傅雷给她的书,她会反反复复地看,从中找到坚持追梦的力量和动力。

傅雷对艺术家的定义,也是萧芳芳的一生的艺术目标:“做艺术家先要学做人。艺术家一定要比别人更真诚 ,更敏感,更虚心,更勇敢,更坚韧,总而言之,要比任何人都less imperfect。”

去年,萧芳芳接受采访的时候,仍然可见她神采飞扬的样子,即便失聪,但她内心而发的自信样子,对新事物保持着很好的好奇心和探索欲,看得出来,即便不拍戏,她依然很好。

那英谢贤电影萧芳芳当红女星老明星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