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线》翻拍没有底线,对案件当事人帮倒忙?

更新日期:2022-10-04 13:03:29阅读:55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最近,法治剧《底线》火了,占据各大视频网站的榜首,火的原因很简单,抛弃剧情,单看里面不少案件取自真实案例改编,比如《江歌案》《货拉拉司机案件》《吴谢宇弑母案》。就这个噱头能吸引一堆吃瓜群众。这部剧其实

最近,法治剧《底线》火了,占据各大视频网站的榜首,火的原因很简单,抛弃剧情,单看里面不少案件取自真实案例改编,比如《江歌案》《货拉拉司机案件》《吴谢宇弑母案》。就这个噱头能吸引一堆吃瓜群众。

这部剧其实很难定义他的好坏,你说好吧,案件取自真实案例,贴近民生且真实,起到一定的科普,比如张三干了什么坏事判几年。你说不好吧,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一定程度的改编,导致对案件中当事人有一定的丑化或美化。

你说导演和编剧在干吗?

但是仔细一想,我也就明白了,为什么《底线》,依托着真实案例,哪怕对当事人有造成二次伤害,也要进行一定程度的改编。

1

因为这部剧的本质是商业性质的电视剧。这里涉及到电视剧怎么赚钱?我先科普写电视剧的赚钱方式一般分3种。

1. 把电视剧的版权,卖给电视台或者网络视频平台,一般一部剧是单集的售卖;

2. 在电视剧中植入创意广告,或者在开头和结尾植入广告;

3. 通过衍生剧或者衍生的周边手办赚钱,这种较少;

但这三种方式是否赚钱,都取决于一个很重要的点——收视率。只有收视率足够高,单集售价才会高,其他投资人才愿意花钱植入广告,也只有流量足够大,投资人花的钱才能回本,甚至是盈利。

所以,保证收视率才是编剧和导演要做的事情,他们主要的工作就是根据真实案件,加入观众想看的元素,制造冲突和舆论。我相信,很多人都只是听过案件的本身,其实并没有了解详细的经过,如果编剧和导演,只是平白直述的按照真实案件细节1:1还原,这就太无趣了,更不是观众所需的。

只有制造冲突,才会有更多的话题和热度,才会带来巨大的流量,才会有更高的收视率。甚至对当事人造成二次伤害更好,因为当事人对《底线》的抵触发声,会进一步扩大电视剧知名度。这也是导演和编剧,应该说是投资人最想看到的。

商人和资本的本质,永远是逐利。你可以说他们不道德,但是他们会说不违法。在人性这块,商人和娱乐圈把群众拿捏得死死的。

2

资本欢喜有人愁,由于很多人都只是听过案件的本身,其实并没有了解详细的经过,不少网友把电视剧的剧情,当作案件真实的经过,导致不少“正义之心”的网友,又开始了一轮自诩正义“拨乱反正(网暴)”。

有组织、有预谋、有序地对《江歌案》受害者母亲围攻,指着她不要揪着过去不放。

另一方面吴谢宇本人发声,不希望电视剧对他母亲的丑化,货拉拉司机发声,剧情故意歪曲和丑化他,也导致被人网暴。

其实案件的细节,只有当事人和警方清楚,即使警方公布所有细节,又有多少人愿意去看?现在电视剧出来,群众可以一边休闲娱乐,一边吃瓜近年来知名案例一举两得,至于剧情与现实是否一致,他们不会关心,只会关心自己无处发泄的精力在哪宣泄,现在刚好有一处宣泄口,还不抓紧时机一遍又一遍进行“自我感动”。

3

最后,电视剧永远是电视剧,请各位不要和真实案件混为一谈。投资方为了收视率,肯定会对案件人物进行新的塑造,然后根据人物的特性,调整对应的剧情。

站在投资人的角度,他们这样做没错,站在当事人的角度,他们这样做就是在消费他们本身,造成二次伤害,建议电视剧下架。其实,他们都没有对错,只是双方角度不同。

希望我们对待任何事物能保持一种正说、反说、折中说,理智地看待世界,世界从来不是非黑即白,灰色才是常态。

喜欢这篇文章的,请务必点赞+关注,你的支持是我更新的动力。

电视剧底线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