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乔治卢卡斯与他的《星球大战》电影在中国的粉丝群体太少

更新日期:2022-08-11 19:13:03阅读:1585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记得上一次在影院观看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还是2019年上映的第9部《天行者崛起》。《星球大战之天行者崛起》宣传画报之前对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一直是不甚了解。别说是小白了。连最基本的人物架构都无从知晓。在

记得上一次在影院观看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还是2019年上映的第9部《天行者崛起》。

《星球大战之天行者崛起》宣传画报

之前对星球大战系列电影一直是不甚了解。别说是小白了。连最基本的人物架构都无从知晓。在观影过程中,中途一直想离场。不知道电影在说些什么,在演些什么,想表达什么。

直到看了一部电视系列剧《光魔工业》,才深深的体会到乔治卢卡斯与他的星球大战系列电影如此宏伟。从而感受到了无论是从电影剧本创作还是拍摄手法,乔治卢卡斯那富有天才的造诣。

如此厚重的剧本创作价值观,外加好莱坞电影工业的梦幻魅力。却为何无法打动中国大陆的观众呢?今天就让我们一探究竟。

介入时间不对

①开端

1977年在美国本土上映的“星球大战之《新希望》”是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帝国开篇之作。电影一上映就火得一塌糊涂,可以说是一票难求。

1977年星球大战首映票房火爆

更令人称奇的是,乔治卢卡斯把自己一手组建的工业光魔特效制作团队与剧本《夺宝奇兵》一同借给了导演斯皮尔伯格。就这样最后成就了斯皮尔伯格的好莱坞三大巨头导演地位。

斯皮尔伯格谈拍摄夺宝奇兵

还有让人叹为观止的是源于本片的观影后,好莱坞三大巨头导演之詹姆斯卡梅隆辞掉了卡车司机的工作去拍电影了。

詹姆斯卡梅隆看完星球大战辞职,拍电影

所以你不能不说星球大战开篇之作如此宏伟,震撼引领了电影工业的新潮流。

但;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在1978年的中国大陆是何番情景?

政治上四人帮刚刚倒台;

经济上马上就要改革开放了,人民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四个现代化建设还没有倡导。物质需求尚未满足,精神需求还很遥远。

此时的中国大陆可以说没有几块放映电影的影幕。对于今天即使把星球大战《新希望》放到imax厅放映的话也仍旧感到震撼的情况下,但在当时可以说是遥不可及的事情。

1977年 前所未有的电影特效动感

以至于以后上映的星球大战之《帝国反击战》和第3部《绝地归来》更是与中国观众在大银幕上无缘。因为我们大陆当时正在上映中国的一部巨片。

电影《少林寺》李连杰

②介入

1999年大陆上映了《星球大战前传之幽灵的传说》

星球大战之幽灵的传说宣传画报

该片上映之后,并没有起大的波澜。只获得了2,000万人民币的票房。

该片的特效制作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程度,但是花里胡哨给观众带去的只是视觉的体验,在源于对基本人物架构不熟悉的情况下。首次大银幕公映下并没有积累下许多优秀的粉丝。

幽灵的传说中的特效制作

当时国内的好莱坞大片引进机制经历了5年的发展。从最初的引进哈里森福特主演的《亡命天涯》到1995年阿诺德斯瓦辛格主演的《真实的谎言》,再到1998年上映的《泰坦尼克号》达到了万人空巷的境界。从普通受众群体到积累粉丝。此时中国观众也已经被唤醒了对高品质电影的渴望。但上述三个电影之所以在票房上和粉丝积累上获得了成功,最关键的因素是:

1.电影剧本本身人物架构简单;观众在观影过程中就能找寻到核心的导演想表达的主心骨,2.再加上精彩的剪辑,引人入胜的特效画面。足以吸引观众演化成粉丝。

3.电影上映时间节点都恰到好处。

亡命天涯,真实的谎言,泰坦尼克号画报

但《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传说》并没有给观众留下深深的印象。

1文化传统存在差异

电影中主人公的生活离我们太远,剧本创作中人物架构和我们文化基因还有相当大的鸿沟。给人的感觉是说不上来好也说不上来不好。电影看完了也就看完了。

2院线改革如火如荼,放映硬件跟不上。

还有最关键的因素,2000年左右正是大陆电影院线放映市场大规模改革的关键年。受电影制作成本的加大,许多电影制片厂已不出品电影。受好莱坞院线引进机制每年只可获得10部的限制,许多影院已经关门闭户。要么加大影院放映水平,提高影院服务质量,市场化运作。要么影院拆装转型从事别的行业(许多影院转化为舞台剧服务,政府开会用途)。就我所在的城市是。地级市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也只有一所影院在开门营业。重新装修后,2002年上映的第1部电影还是李安的《绿巨人》。当时的票价已达到惊人的20元。

3替代观影条件干扰

再由于VCD DVD价格逐渐走低,已经普及盗版光碟。已经走到了准粉丝或伪粉丝的手中。许多观众可以在电视上或者电脑上,通过光盘进行观影。

本身星球大战人物架构相当复杂。在没有做足功课的情况下,贸然的从VCD上进行盗版的翻看。只能给许多想成为星球大战粉丝的朋友们留下一个遭逼的感觉。

遭逼的感觉

但不得不说的话一部好的电影如果不在影院观看就这样被糟蹋了。

③错失粉丝积累最好时段

从2002年开始,中国大陆市场逐步放开了对好莱坞大片引进的数量限制,采取了分账模式。许多优秀的电影进入了观众的视野。这其中最关键的因素还是电影院的改革和院线电影放映水平的提高。再加上老百姓的收入水平逐年增多。物质消费已经满足。精神生活层面的追求日益膨胀和爆满。

阿凡达排队购票

在2010年阿凡达上映的时候,全国院线电影IMAX银幕还只有100块幕左右。很难满足老百姓的观影需求。时至今日,我生活的地级市城区影院数已达到11所。每所影院都有7块银幕左右。万达影院更是占据城市中心。

从2003年的《指环王》,2004年的《加勒比海盗》,2007年的《变形金刚》,中间过渡2010年的《阿凡达》。到2012年《复仇者联盟》。许多优秀的好莱坞大片诸如《蜘蛛侠》《钢铁侠》《哈利波特》《007》都积累了相当大的粉丝群体。

阿凡达,蜘蛛侠,钢铁侠,指环王,复仇者联盟,加勒比海盗

他们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在于每一集都在讲一个故事。每一集之间都没有相互架构的故事情节,只是简单的承前启后的一些细节表达。即使上一集或者下一集没有观看,也不打紧。

就是在上述放映条件的提高和故事架构有着天壤的区别的情况下。从2015年到2019年。大陆陆续上映了星球大战系列后传三部曲和两部外传。即《星球大战7原力觉醒》,《星球大战8最后的绝地武士》,《星球大战9天行者崛起》,《星球大战外传游侠索罗》和《星球大战外传侠盗1号》。即使2016年的《侠盗1号》邀请了中国演员甄子丹和姜文也没有救得市场。和其他电影动辄40亿,至少也有10亿票房真算得上是小儿科了。

侠盗1号获得了4.78亿票房

剧本创作过于厚重,与大陆快餐式消费不符

好莱坞著名导演各有特色,各有千秋。可以说是乔治卢卡斯带领了斯皮尔伯格与詹姆斯卡梅隆进入了新的电影工业革命。

这三位导演并不会进行电脑制作特效。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剧本创作型导演。

如果说詹姆斯卡梅隆电影剧本以直击人性为中心的话。他的代表作《阿凡达》和《真实的谎言》可以从中窥探一斑。那么斯皮尔伯格电影剧本就以开心娱乐为切入点。他的代表作《夺宝奇兵》和《侏罗纪公园》就可以看出。即使是《泰坦尼克号》这样的以爱情为基点的电影。除去动效及音乐而衍生的大场面外,当你看完以后,你就能深深的理解导演的用意。

上述两大导演在电影剧本创作人物架设基本上是正面和反面,主角与配角的关系。你很难在他们的电影中找到第三个重要的角色。

当你提起斯皮尔伯格时,你就会说,“哇,他拍了好多电影。是好莱坞大导演,我非常喜欢看他的电影。”

当你说起詹姆斯卡梅隆时,“你就会竖起大拇指,他曾经拍了两部巨片,《泰坦尼克号》与《阿凡达》,我期待他的下一部。”

但与此相反的是乔治卢卡斯在剧本架构过程中是一个系统化,体系化,时间架构空间化的创作过程。

这就如同乔布斯的苹果笔记本MAC一样,大家都说好,但是就是很难用。但是如果你要是用惯了MAC苹果的系统,但又很难脱离。总会说,苹果笔记本加MAC系统是世界上最好的。

这也就正式应验了乔治卢卡斯为什么把皮克斯电影公司当时卖给了乔布斯。他在卖之前曾经说过一句话,我就看哪位够疯狂的人能够收购他。

乔治卢卡斯把电影公司卖给了乔布斯

没想到两个世界上足够疯狂的人,曾经做过一笔交易。

乔治卢卡斯的星球大战里面至少有七八个人为主线。其他的还有不下于20个配角。故事横跨时间线非常长。对故事整体的导演意境的表达学习成本是非常大的。

还有一个关键的问题是,即使是粉丝的话,在一部新上映的一集电影之前还要对以前的电影进行回放和学习。无论是时间成本,还是价值成本。都对粉丝群体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进入2017年以来,以抖音和快手微平台的短视频消费逐渐走入了普通青年的视野中。辣目洋子在2020年左右更是以10分钟小视频迅速蹿红(此处没有任何贬义)。

如何在15秒中获得一个赞美,在一分钟内讲述一个故事,在5分钟内制作一部电影。视频消费进入了快餐式的节奏。

抖音,快手与辣目洋子

这确实是一个时代性的问题。普通人活得太累,做学生的时候。升高中考大学,没有时间没有精力;参加工作以后,绩效需要考核,升迁需要资本;成家立业以后,子女需要照顾,父母需要赡养。哪有时间来细品一部电影。

特别是后疫情时代的影院,在疫情首发的前些年,院线年年亏损,濒临破产。中国大陆电影如果能够超过30亿人民币的话,都属于现象级消费电影。其实很多电影90%以上的都低于5亿左右。很多电影拍出来并不赚钱。

所以。时代选择了短视频,外加生活的压力。同时疫情加重了院线电影粉丝群的积累。

总之《星球大战》系列电影起了个大早却赶了个晚集,同时又遇到了其他的障碍。星球大战的票房与粉丝的积累一直非常不理想。

电影架构的人生价值观与现在年轻人追求的短平快不相吻合。

①当下的中国年轻人从20年以前的梦想成为官二代,演化成10年前的将梦想成为富二代。时至今日,他们感觉社会分化已经逐渐趋于吻合,只有一个办法躺平。就像葛优躺一样,老老实实做个普通人,什么也不干,啃老族逐步成为当下年轻人的追求目标。

葛优躺

每个人都梦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网络平台催生了先前进入的第一群体富翁。网络平台销售薇娅与李佳琦的成名与暴富。青年人看到的更是他们短平快的成功捷径。

薇娅与李佳琪

足不知任何人成功都有其必然和偶然,薇娅与李佳琦的之所以成功,也是他们在不断的摸索与失败中锤炼出来的。

②后独生子女时代促使人更加懒惰,没有任何信仰和追求。

人总是懒惰的动物,之所以科技如此发展,究其原因其实是催促人怎么在即使更加懒惰的情况下,又获得生活的提高和进步。

为了省力发展了车轮。

为了跑得更快,丢弃马夫车夫发明了汽车。

为了传递信息更迅捷发明了电话。

为了电话能够视频通话,又发展了5G乃至于以后的6G7G8G.

……

但人绝不能缺了信仰。如果没有了精神层面的追求,我们就像流水线上的机器人一样,每天就是吃喝玩乐。星球大战电影在《帝国反击战》中。尤达大师与卢克天行者之间的一段教育对话足以证明,人如要成功。就要克服重重困难,要相信自己不断追求自我

《帝国反击战》中尤达与卢克天行者

正应验了孟子那句话: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

③星球大战剧本架构的人生观是:人要相信自我。原力就在我身边可以萌发。自我的努力就是原力迸发最好的诠释。

但上述人生观价值观的架构尚需家长及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使得年轻的粉丝群体不断的理解。

在我小的时候曾经学过一篇文章说,爱因斯坦小时候曾经被老师批评做的手工椅子非常差。但当老师批评爱因斯坦的时候,没想到爱因斯坦拿出了更差的手工小椅子。

这说明人的最大的障碍和敌人是自己而不是别人,只有突破自己才能迸发原力。

后记

星球大战系列从1977年上映到目前为止,已经过去44年的光景。他不单单给乔治卢卡斯带来了丰厚的财富回报。最关键的在于他引领了电影工业光魔的开始。他的电影收获了许多奖项。在他的带领下。最佳特效奖,最佳摄影奖,最佳剪辑奖,最佳配乐奖,最佳男女主角配角奖。完全呈现了好莱坞电影大满贯的状态。更获得了曾经作为演员的里根总统的接见。对他授予了电影工业光魔鼻祖的称呼。

在粉丝群体尚未搭建成功,承前启后尚需时日的时间节点。如何应对中国大陆市场的电影票房,吸引更多年轻的中国观众,积累更好的粉丝群体,促进星球大战系列的电影以更加饱满的迸发出其特有的原力呢?

①电影剧本创作适时搭建短平快的故事情节。

中国电影粉丝的积累以年轻人为主,他们的工作生活压力确实很大,如何在两个小时之内让他体会到《星球大战》之魅力。是电影剧本编剧首当其冲要考虑的问题。

②由电影粉丝吸引粉丝,有粉丝转化粉丝。加强粉丝团基础建设。甚至可以说让粉丝来提供故事情节的搭建,甚至说可以由粉丝来决定让谁来扮演人物走向如何。

2001年《速度与激情》上映当时这部电影还是一个小成本的电影制作。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不小心猛不丁的成了一个大IP。在拍摄《速度与激情7》剧本创作前,环球公司就全球招募剧本创作和演员搭建粉丝强烈要求好莱坞动作演员杰森斯坦森加入。果真在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杰森斯坦森的加入给票房添加了一针强针剂。

杰森斯坦森在电影《速度与激情7》中

③粉丝群体搭建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星球大战系列已经积累的粉丝很难退出去,但是在现有的基础下吸粉的能力确实很难有所突破。

这时我们可以联想另一个行当中的电子产品,苹果的笔记本电脑MAC。

首先说苹果笔记本麦克的市场占有率一直不高。保守估计全世界占有量也不过15%。但最近两年特别是苹果公司在笔记本上用上了自己研发的芯片M1,M2。外加苹果丝滑的,封闭的,流畅的系统。再加上苹果手机不断吸粉的能力。又加上苹果iPad全家桶的效应。苹果的生态逐渐全面打通。

我们是否可以大胆的猜想一下,迪斯尼公司下一部《星球大战》电影是否可以与苹果官方进行合作一把呢。

我现在已经是《星球大战》的粉丝了。不管是星球大战的粉丝还是准粉丝,还是即将成为粉丝的粉丝,请大家及时关注,点赞,收藏。谢谢。

欧美明星好莱坞星球大战乔治·卢卡斯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