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官9.3,这才是国产大片的格局

更新日期:2022-08-09 15:06:01阅读:938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最近,有部国产片终于扬眉吐气。不少网友感叹,直逼国际一流。过去,提起自然纪录片,大家第一反应总想到BBC出品。《地球脉动》,苍茫大气。《王朝》两季,跌宕起伏。而这部全华班阵容的纪录片,则是取二者之长。

最近,有部国产片终于扬眉吐气。

不少网友感叹,直逼国际一流。

过去,提起自然纪录片,大家第一反应总想到BBC出品。

《地球脉动》,苍茫大气。

王朝》两季,跌宕起伏。

而这部全华班阵容的纪录片,则是取二者之长。

四集完结,豆瓣评分依然坚挺在9.3。

不仅融入了浓厚的中国神话元素。

还充满了各种戏剧化的戏码。

篡位、借种、复仇,一样不少。

最重要的是,它所讲述的人与自然,并非简单的「和谐」二字。

鱼叔今天就来聊一聊——

众神之地

众神之怒

片名提醒了我们,一个忘却很久的信仰:神。

古时候,中国人敬神。

也流传了许多神的传说。

在《众神之地》的每一集开头,就展示了各式各样的中国古老传说。

比如,西藏的野生牦牛。

相传,它是山神的仆人。

「当世界的第一缕阳光照耀到冈仁波齐时,便有了第一头牦牛」

藏族长诗《格萨尔王》中,记载其为吉祥的象征。

藏传佛教也将其视为佛法的保护神。

每年都要祭祀,由掌门僧人佩戴面具,跳舞祈福。

还有中华白海豚。

常年游动令其血管充血,通体变成粉红色。

当地更是将其称作卢亭。

相传,这是一种半鱼半人的远古族群。

不过,本片并不是对神迹的赞扬。

而是记录了人与动物的利益冲突。

人类发展至今,打破了太多自然平衡。

触犯了神明,便要遭受自然的怒斥。

最憋屈的,当属被亚洲象侵犯的果农。

每当他们开始收成时,象群就会集体杀出。

将果园划为自家的餐厅,大快朵颐。

在大象庞大的身躯面前,人类不堪一击。

过去十年间,有至少20人在冲突中受伤或丧生。

不仅如此,一些亚洲象还会深入人类居住地,毁天灭地。

其中,最过分的是一头名叫老三的坏孩子。

因为在象群的争权中失利,它遭到放逐,从此孑然一身。

它将失利的怒气撒在了人类身上。

时不时就来侵占农田,破坏房屋。

它还爱吃霸王餐。

有一次,它冲上公路,逼停了三十多辆卡车。

就为了吃那上面的甘蔗。

而比起亚洲象的蛮横,野生牦牛更是「爸」气十足。

野牦牛遵守的是父权社会。

一个族群中,只能有一位首领。

每年,它们都会发生激烈的决斗。

而战败的一方,将被赶离族群,失去交配权。

但,随着人类的出现,它们也有了新的去处。

家养牦牛群,成为了野牦牛的出气筒。

常年遭到「抢亲」。

牧民智达,就深受其扰。

一位名叫昆仑的恶霸,盯上了他的牛群。

野生牦牛有14根肋骨,比其他牛类多出一双。

庞大的胸腔,使它拥有强大的心肺功能,走起路来也更加气宇轩昂。

因此,昆仑的闯入犹如「降维打击」,把家牛们吓得四散而逃。

而昆仑则大摇大摆地挑选心仪的对象。

横刀夺爱。

领头的公牛在绝对力量面前自惭形秽,不敢造次。

智达敢怒而不敢言。

因为他知道,如果制止,受伤的只能是自己。

野生牦牛下山侵扰,是很常见的。

有的牧民发现不及时,等看到再想跑,已经来不及了。

野牦牛一翻,整个大腿骨折了。

很快,昆仑就成为了牛群的新主人。

原始的野性令它想要建立自己的族群。

引领着自己的子民回到荒野。

在昆仑离开之前,智达都失去了对牛群的控制权。

甚至,无法靠近一步。

在昆仑离开之前,他都不能挤奶,无法做每餐必备的酥油。

众神之殇

古话有云,人定胜天。

野兽们固然勇猛,但人类从不乏反制的手段。

甚至,还能为我所用。

针对野牦牛的抢亲,牧民们很快发现,与其驱赶硬刚,不如将计就计。

一年冬天,天气格外严寒,全村的牦牛被冻死大半。

牧民们意识到,家牛的基因已经严重衰退,无法熬过高原的寒冬。

「如果连牦牛都无法适应高原,人的生存就会出问题」

而野牦牛,成了他们的救星。

野牦牛有着厚厚的毛发,可以抵御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

而它们的下山抢亲,也为牧民们提供了绝佳的借种机会。

它们留下的野性基因,能阻止家牛的衰退。

此外,还有更直观的收入。

牧民江才就是借种的受益者。

他家的普通家牛,一头只能买七千块。

而野牦牛和家牛交生下的混血儿,价格却能翻好几倍。

很快,附近的其他牧民也找上江才。

不少人开出高价,买下混血的牦牛。

江才认为,这就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也是山神的旨意。

然而,这只是人类的假借圣旨。

野牦牛与家牛的结合,其实是有违自然规律的。

混血牦牛回到荒野,便会污染野牦牛基因的纯度。

同时,它们还会带去家牦牛的疾病。

这对一个野生的种群,是「灭门级」的打击。

这并不是山神的初衷。

智达就曾收到过来自山神的警告。

每年,昆仑的到访都会为牛群带来好几头混血小牛。

靠卖这些小牛,智达获得了可观的收入。

但在一次交易中,他碰到了硬茬。

一头混血小牛倔强地不肯服从,几人合力都难以将其拽动。

即使被拖到了车上,它也拼了命地撞击着卡车的围栏。

一声声撞击,引来了昆仑。

它一直在附近,守护着自己的牛群。

犹豫片刻,它向牛群冲来。

它要解救子民,宣告自己的主权。

智达一行人只能仓皇躲避。

在昆仑的鼓舞下,牛群逐渐变得兴奋。

也纷纷开始了反抗。

这是智达最不愿意看到的。

昆仑步步紧逼。

但,就在一步之遥的地方,它停下了。

随后,扭头离开。

这并非退却,而是出于无奈与悲伤。

因为它嗅到了死亡的气息。

在激烈的挣扎后,小牛撞死在了车上。

牧民对野牦牛的利用,终究反噬了。

相似的,也发生在中国白海豚身上。

香港大澳的老虎哥,是一名渔民。

他与白海豚有着大半生你来我往的争斗。

每次出海捕鱼,都躲不过白海豚的围追堵截。

船上,老虎哥还在收网。

水下,白海豚早就吃起了自助餐。

光把鱼吃完还不够,连网都咬烂了。

因此,老虎哥对白海豚深恶痛绝。

大骂它是偷鱼贼。

甚至,想它绝种。

但他怎么也想不到,如今的白海豚成了这里最耀眼的明星。

游客们络绎不绝,只为看上一眼白海豚。

老虎哥也因此喜提新职业——观豚导游。

这是一份更轻松的工作。

打渔时,每天凌晨四点抹黑赶海。

现在,只需等景区开门,优哉游哉地划水。

收入也更丰厚。

120元一位。

靠着对白海豚习性的了解,老虎哥每次都能找到最佳观看点。

多数观豚导游都是转型的渔民。

带客人观豚赚的钱,也算是白海豚对他们过往损失的补偿。

但,观豚对白海豚造成的损失,绝不仅仅是牺牲色相。

严重的后果,包括搁浅。

白海豚的视力很差,根本无法用眼睛找路、觅食。

它们依靠的是声呐系统。

但随着游客越来越多,他们的呼喊声、游船发动机的噪音,都会扰乱它们的声呐。

有的白海豚在慌乱中,一头扎进前滩。

白海豚一旦搁浅,救活的几率微乎其微。

不仅如此,人类活动还会对白海豚造成直接伤害。

在近海的一面渔网上,发现了一具白海豚尸体。

它的尾部不见了。

切口整齐,应该是被螺旋桨打断的。

这是轮船下的丧生者。

更令人心疼的画面,出现在打开它的腹腔后——

一只小海豚。

它还有四个月就能来到这个世界。

可惜,只能永远地沉睡。

众神之窥

人类与野兽的博弈,从来就不是公平的。

人们总抱怨野生动物入侵自己的领地。

但,在人类之前,它们早已在这片土地生活了上万年。

在它们眼里,人类才是入侵者。

影片里,有一个讽刺而伤感的故事。

那只名叫老三的亚洲象,最后被制服了。

一针麻醉剂,就将这庞然巨物放倒。

它被送往远离种群的研究中心,在笼子里度过余生。

笼外的介绍上赫然写着:

车匪路霸。

大象有一项本能,记路。

象群的领导者需要记住领地的每一条河流、每一处食物来源。

最后,还要走回自己出生地。

它们笨拙地用脚步丈量土地,将地图代代相传。

然而,随着人类的开发,这块地图早已面目全非。

因此,它们不断地闯入农民的田地,冲上公路,成为「路匪」。

或许,老三真的发疯了。

但不是因为争权的失利,而是现实总与它的记忆偏差。

不管它的记性再怎么好,也找不到回家的路。

讽刺的是,如今老三被「关押」的地方,正是它出生的故土。

是象群终其一生却寻而不得的故土。

人与动物,究竟该如何和谐共处?

其实,我们可以从一些动物身上习得。

在第一集中,有一只被保护站救起的小野牦牛。

它在出生第二天就脱离了族群。

极寒的冬日里,如果没有巡护员,它几乎没有生存的可能。

它也将巡护员当作亲人。

每日跟在他们后面晨跑,欢快地打雪仗。

然而,它却懂得分寸。

它总是悄悄地顶开门,好奇地打量着。

最后又害羞地退了回去。

可以窥探,但不要侵占。

这份分寸感,正是相处的法则。

让人欣慰的是,随着知识的普及,这一法则也被更多人遵守。

在人象冲突高发的地区,当地人的选择是避让。

手机上发布的预警,能尽可能避免冲突,减少损失。

而对亚洲象来说,如何与人类相处,成为了它们的新课题。

适应人类,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但,不要驱赶,也不要着急。

毕竟,它们也需要时间。

而保护一个物种,也绝非靠农民的忍让就能实现的。

致力于白海豚研究的黄祥麟指出,造成白海豚困境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渔民捕捞或游轮往来。

更具毁灭性的,是一种常见的作业,抽沙。

这是对近海海滩整个生态系统的毁灭。

而真正想拯救白海豚,就应当从源头开始。

「一起来恢复这里的生态环境」

恢复生态环境,不在一朝一夕。

但,付出行动须只争朝夕。

关键在于,我们的态度。

每个经过上帝之手点化过的物种,都是留存于大自然的神迹。

相互平视,是理应的尊重。

敬畏自然,也是敬畏生命。

老虎海豚渔民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