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气女明星刘雅瑟翻身,狠狠打了内娱的脸
这两天,影视圈被一个演员刷屏了——
刘雅瑟。
在刚刚落幕的香港电影金像奖颁奖典礼上。
她凭借《智齿》摘得影后桂冠。
也成为了金像奖历史上第九位内地影后。
而在此之前,刘雅瑟在内娱发展得并不如意。
出道18年,为人熟知的角色只有《致青春》中的配角朱小北。
演过不少烂片,豆瓣评分最低只有3.9。
甚至一度无戏可拍,考虑过退出演艺圈。
而她的演技也一直备受质疑。
参加综艺,导演李少红建议她学会控制情绪。
观众吐槽她只会「发疯」式表演。
哪怕是获奖后接受采访,刘雅瑟依然表示,「我其实不懂表演」。
难道是金像奖错付了?
其实,追溯近年获奖名单就会发现。
获封影后的内地女演员当中,不少人都和刘雅瑟有着类似的处境。
在内娱,她们都是失意者。
到香港影坛后,却一飞冲天。
今天咱们就从刘雅瑟说起,来扒一扒这个有趣的现象。
刘雅瑟的演艺之路,其实从来不缺机遇。
但可惜的是,她似乎总与「爆红」擦肩而过。
她是最早靠选秀出道的艺人之一。
2004年就参加了湖南卫视的《明星学院》。
即日后的现象级选秀节目《超级女声》的前身。
彼时刘雅瑟只有15岁,名字还叫「刘欣」。
虽然唱歌跑调,但俏皮「中性风」和超高人气,让她爆冷摘得季军奖牌。
甚至可以说,是刘雅瑟掀起了选秀节目的中性风热潮。
没成想,这股风潮未能带火自己,却捧红了后辈李宇春。
转换赛道做演员,刘雅瑟的起点也不可谓不高。
主演的第一部电影《十三棵泡桐》,就摘得东京电影节评委会大奖。
片中她饰演一名青春期叛逆女孩。
与角色年龄和气质上的适配,让她的本色出演清新自然。
夸奖蜂拥而至,本是开了个好头。
谁知,接下来的几年竟然无戏可演。
期间刘雅瑟尝试回到选秀跑道。
还拿下了《我型我秀》的冠军,但也都反响平平。
在她准备放弃时,《致青春》递来了橄榄枝。
多年来,刘雅瑟都毫不吝啬表达对导演及这部电影的感激。
因为「朱小北」这个角色留住了她。
在电影中,朱小北家境贫寒,开朗却敏感。
在超市被诬陷偷东西,击碎了她的自尊心。
由此失控,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砸超市戏码。
这段凭借本能的爆发式表演,契合了朱小北性格中倔强的一面。
在导演的调教下,刘雅瑟的「失控」成就了她电影事业上的一次高潮。
之后,演出邀约纷至沓来。
但基本上都是「假小子」这类单一的形象。
电影《等风来》 刘雅瑟 饰演 李热血
电影《匆匆那年》 刘雅瑟 饰演 七七
为了有更多突破,刘雅瑟也尝试过出演电视剧。
《青丘狐传说》当中,她反串男性角色,还上演了一出男扮女装的戏份。
雌雄莫辨的形象与细致的动作揣摩,给许多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但同质化的角色与戏路让她开始警惕,也有些着急。
刘雅瑟并不想被固化,所以放慢了接戏的速度。
可市场是残酷的,她很快又陷入没有戏拍的困境。
参加演技竞赛综艺,是无奈,更是放手一搏。
在不同节目中,刘雅瑟的本能式演戏也带来了两极化的口碑。
「张弛感」「多一些起伏」「学会控制情绪」的建议向她涌来。
但也有人看到了刘雅瑟野生的生命力。
陈凯歌就被她对于表演的执念打动。
甚至直接预言:「将来你会有成绩的。」
如今看来,一语成谶。
不难看出,刘雅瑟的潜力像一把利刃,关键是找到持刀人。
《智齿》的导演郑保瑞,恰恰发现并握住了这柄利刃。
连刘雅瑟本人也深有同感。
「能完成这个角色,百分之百的原因是来源于郑保瑞导演对我的信任。」
她在电影《智齿》中饰演一名底层混子王桃。
因为过失车祸导致警官的妻子惨死,因此深怀愧疚。
为了求得原谅,王桃甘做线人。
这是一个在自我救赎中挣扎煎熬的边缘人。
她既要接收警官的愤怒,又要面对各类报复。
每日被打被追,一身血伤。
甚至一度落在连环杀人犯手中,生死未卜。
高度紧张化的表演方式,加上崩溃疯狂的野生力量。
让刘雅瑟把王桃对于赎罪的偏执,和对活下去的渴望演绎得相当惊艳。
电影拍摄过程中,刘雅瑟不仅没有叫苦。
每日看着身上各处的伤痕,反而有一种巨大的满足感。
从业十几年,《智齿》第一次让刘雅瑟有了作为演员的实感。
遇上一个能重塑演员生命的角色,她本身也深觉幸运。
「从没想过,原来我可以当一个演员。」
除此之外,影片强烈的在地性和极其风格化的艺术表达,也前所未有地将刘雅瑟的个人特质完全释放。
令她成为「烂泥中的一株野花」,让人过目不忘。
天时地利人和。
影后之位,实至名归。
对于金像奖来说,只论此时不论过往的鼓励,不止给予刘雅瑟一人。
2016年,影后奖杯颁给了第一次演电影的春夏。
让她成为了金像奖历史上第一位90后影后。
彼时春夏24岁,名不见经传。
对于自己得奖,十分意外。
春夏获奖前的演艺经验并不多。
2013年,凭借电视剧《我心灿烂》出道。
在其中饰演一位命运坎坷为爱死去的哑女。
接下来的作品也多为相似类型的家庭剧。
春夏的表演虽然稚嫩,但颇有灵气。
一种「恶女气质」也粘附在了后来的角色当中。
其实,有戏演就算是好时候。
更多时候是无尽的困顿与迷茫:
接不到戏是常态,放弃的念头每天在脑子里打转。
相似地,《踏血寻梅》成了春夏别无选择的选择。
「好不容易有工作,就去演吧」
片中,春夏饰演在濒死边缘寻找陪伴感的王佳梅。
用强大的感知力,去呈现人物心理与情感的细微变化。
与刘雅瑟相似,春夏得奖后也时不时提及自己不懂表演。
对角色的体会几乎全然凭借朴素的本能。
这份天然的敏感与细腻,被导演翁子光准确地捕捉呈现。
同样的,还有另一位获金像奖影后的内地演员曾美慧孜。
虽然已经在影视行业摸爬滚打了相当长一段时间。
但她的名字对大众来说仍然十分陌生。
她的形象不够主流,又对电影抱有艺术化的执着。
虽然出演过娄烨、毕赣等知名导演的作品,但都是边缘角色。
履历看似光鲜,但其中酸楚只有自己知晓。
有戏演已经算得上是生活中最大的光亮,其他多数时候是失业状态。
但她带着一股无人可以撼动的执拗对电影保持着坚持。
自费前往香港试镜,几经波折才拿下《三夫》的出演机会。
饰演一名有智力障碍的性瘾妓女。
陈果强烈的个人风格化与剧情要求,意味着表演难度和拍摄难度极大。
而本片作为「妓女三部曲」中的最后一部,又承载了极为重要的意义。
全然不在舒适圈的曾美慧孜,只能克服所有恐惧与耻感。
壮士断腕般以一己之身熔铸进电影,拿稳了影后奖杯。
内娱失意者,被港片拯救。
这并不是偶然。
其背后的原因,更值得深究。
首先,尽管「香港电影已死」早成定论,但香港电影的业态依然多元化。
而这正是令演员们「飞升」的土壤。
助力内地女演员封后的《智齿》《三夫》《踏血寻梅》,都是文艺片。
一方面,从创作者到奖项本身,都有着对艺术的坚守意识。
陈果接受采访时就曾说:
对于电影创作者而言,对于电影的探索更「多门」。
「想拍商业片,却总是失败去拍艺术片;自己想要生存,却一定要表达自我。」
另一方面,这份珍贵的表达欲能够得到尊重和维护。
在商业片之外,艺术创作仍能保有一片自留地。
这背后是相对成熟的支撑体系。
政府机构,会给一些项目提供数百万港币的资金支持。
针对初出茅庐的电影人才,也有相应的扶持政策。
《新京报》采访陈果
同时,同行也会施以援手。
古天乐担任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帮助有经济困难的演艺界人士。
刘德华助力《桃姐》成为了近年港产文艺片中的「奇迹」。
拍了上百部商业片的王晶,为许鞍华的电影投资上百万。
初衷相当纯粹,不过因为这些都是力所能及之事。
反观内地电影市场,文艺片几乎被挤压到窒息。
纵使制片人下跪,也改变不了排片占比仅1%的窘境。
哪怕是《隐入尘烟》这样入围三大电影节、拿下超高分数的佳作,依然换不来更宽裕的生存空间。
其次,香港电影工业的专业度提供了硬性保证。
刘雅瑟在接受采访时就提到过自己在剧组中的感受:
大家都十分专业,「速度很快,拍摄没有停止过」。
在这种专业环境的驱使下,无人敢学内娱摆烂。
只会唯恐自己不够优秀,「明天就会被换掉」。
最后,对于演员本身来说。
奖项只是追求电影表演艺术的附带产品。
诸如刘雅瑟、春夏、曾美慧孜这样的演员。
本质并非平平无奇,只是缺少赏识。
而演员在艺术上有所坚持,在商业大环境下确实容易走进死胡同。
这一点对于创作者来说也是类似。
但香港电影环境给了同路人互相成就的可能。
比起忧虑商业上的失败,突破常规焕发新生机才更让真正的创作者们兴奋。
也正因如此,才能将死路走活。
然而令人唏嘘的是,金像奖此前因疫情原因已经三年坎坷。
全球电影业萎缩的大势,甚至让诸多奖项凑不齐足量参选的优质电影。
今年的最佳影片名单,也被指质量滑坡。
这是一个危险的信号,本就匮乏的优质平台数量加速崩落。
不管对于创作者还是演员,又或者整体电影环境,都是重大伤害。
刘雅瑟获奖之后,在自己的领奖词中表示希望得到更多机会。
春夏、曾美慧孜后续作品的不足,也都能反应出这个悲哀的现状。
「影后」本不该只是一刹那的光辉。
尊重创作的荣光,也不该只在香港电影中延续。
好作品需要天时地利人和。
好演员也需要展现实力的机会和平台。
她们未必需要一朝飞升。
但的确需要被发掘,被尊重。
春夏香港电影金像奖刘雅瑟
乘风2023谢娜、刘雅瑟的时尚欣赏…
文|吴清浅综艺《乘风2023》“时…
神奇的刘雅瑟:内娱选秀出道,港…
《浪姐4》开播,看似如火如荼每…
刘雅瑟随地丢烟头被批,亲自在社…
最近,刘雅瑟在参加在节目中“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