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青春里,始终有新周刊
你的25岁,是什么样的呢?
是畅想未来时,充满无限可能、五彩斑斓的模样吗?还是仍然在学校里深造,努力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里大展拳脚?抑或是刚步入社会没多久,成为了一个勤勤恳恳的“打工人”?
25岁,是每个人从少年到成年的必经之路,《新周刊》也正陪你走过。
1996年8月18日,《新周刊》创刊日,至今已满二十五载,曾经风华正茂的新锐少年蜕变成如今成熟又不失活力的新锐青年。
“我们所有的努力,就为了新一点。”创刊以来,《新周刊》对急剧变革的社会世相、人情心态、时尚新知、生活方式等始终保持关注,力求“新思路、新观点”。
25年来,《新周刊》既是中国社会趋势的观察者、记录者,同时也是新锐生活方式的倡导者。
它就像一块切片,生动鲜活地勾勒出中国的走向;也像一个领航员,引领着新时代的青年找到自己生活的舵。
这25年来,《新周刊》并不孤单。《新周刊》的读者们,都逐渐成为了各行业的栋梁,在自己喜欢的领域,闯出了一片天地。我们联系了三位《新周刊》的忠实读者,讲述他们与《新周刊》之间的故事。
新周刊用最真实的、最有温度的声音,陪伴了多少年轻人的漫长青春。 / Sex Education
“《新周刊》,陪伴了我整个青春”
万鹏,是住在山城重庆的山东人,从事商贸工作,年龄四十有余,有一个很可爱的昵称——“裤裤”。
裤裤与《新周刊》的缘分要从2008年说起,那时他还是一个刚从十八线小城市到重庆读书的青葱少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读到了《新周刊》。从此,这位进城求学务工青年打开了一片崭新的世界,与《新周刊》“携手相伴”了近13年。
一米多高的杂志塔,承载着万鹏对《新周刊》满满的爱。/受访者提供
要说这13年里,没有谁能与《新周刊》“争宠”,是不可能的。
上学时的裤裤,因为闲暇时间相对较多,除了《新周刊》外还经常翻《南方周末》《三联生活周刊》等杂志的“牌子”。但《新周刊》常常凭借着包罗万象、一针见血的封面主题,在众多“选手”中脱颖而出,成为了他工作之余的陪伴。
通过阅读《新周刊》,裤裤对这个时代、社会有了新的认识,同时也了解到同龄人在大都市的生活状态,以及时代主流的声音,他逐渐成长为一个有思想、善于表达自己观点的人。
因为裤裤是80年代生人,所以对有关那个年代的事都很感兴趣。《我的故乡在80年代》是裤裤印象最深的一期《新周刊》杂志,以至于在单独出书后,他还专门买了一本珍藏。
书架上珍藏的特刊,记录着万鹏对逝去青春的怀念。/受访者提供
“正因为我在少年懵懂时用眼睛真切地观察过、用心体会过那个充满理想的、昂扬的、单纯美好的时代,所以怀念。” 因为逝去,所以怀念;因为怀念,才会感觉现实都是“梦破碎的声音”。
裤裤没有特别迷过《新周刊》的某一位作者,他觉得每个人的风格、角度都不同,而这些“不同”恰巧是吸引他的点。
如今,酷爱读书的裤裤家里有整整一间房的书和杂志,但很大一部分都属于他的孩子。对于自己喜欢的杂志,他已经习惯了用APP和微信公众号阅读。
一方面是因为家里杂志太多实在放不下,重重的铜版纸杂志早已使书柜层板岌岌可危;另一方面是传统媒体都在往新媒体的方向转型,APP和公众号可以让他及时地阅读自己喜欢的内容。但遇到自己特别喜欢的专题,他还是会忍不住买纸质版的杂志回家收藏。
尽管新媒体更符合时代,也更符合年轻人的阅读习惯,但裤裤还是对纸媒的式微感到惋惜。坐在书桌前拿着纸质书阅读的人,如今却成为了小众、异类。
《新周刊》第321期里的《读屏不读书》中提到:“阅读的介质改变了我们的阅读习惯,无纸化人类的首要任务,是重新找回书籍的气味与质感。”
设备再先进、科技再发达,纸质书的气味和质感,都是电子产品无法替代的。就像裤裤说的:“将纸质书拿在手的质感和仪式感,会让人心生宁静。”
只有拿在手上,才能真切地感受到文字和纸张的魅力。/ 受访者提供
在自己喜欢的事情上,“男人至死是少年”。有时候去书店,若是恰好赶上新一期《新周刊》上市,他会守在书架旁观察是哪些同道中人买走了,看看能不能聊到一起去,“毕竟品位一致”。
“拿起《新周刊》
我再也放不下了”
与裤裤同为80后的姚明雅,也是《新周刊》的铁粉。从2007年开始接触《新周刊》至今,已有近14年的粉龄。
从事媒体行业是小姚一直以来的梦想,因此大学选择了新闻专业。机缘巧合下,在书店的工作,让小姚有了接触《新周刊》的机会。
“因为我很喜欢看杂志,而《新周刊》的封面总是很吸引人,好像有种魔力让我想拿起来翻看一下。”
就是这股神奇的力量,让姚明雅在书店拿起《新周刊》的那一刻,就再也放不下了。
《反卷青年》是姚明雅近期最喜欢的封面专题之一。/受访者提供
学习新闻专业的她对社会议题非常关注,而《新周刊》每一期的选题、内容都能戳中她的兴趣点。
无论是时事热点还是社会议题,抑或是生活方式、生活趋势、年度报告等内容,《新周刊》作者别出心裁的论点和深入的讨论,都为小姚的创业之路提供了许多信息和思路。
她会尝试把在《新周刊》看到的关于大城市里有趣的活动或生活方式,在她生活的地方做起来,以此增添一下沿海小城的活力。例如,快闪。
无论是庆祝活动还是商品营销,快闪在大城市里的应用是十分广泛的。恰逢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7月1日小姚在家乡举办了一场快闪庆祝活动,效果喜人。
快闪活动的成功举办,让姚明雅的家乡多了一丝朝气。/受访者提供
说起喜欢的作者,姚明雅仿佛化身成了追星的小迷妹。
“封新城和令狐磊,我还因为他们专门去参加了一场活动!”小姚激动无比。
这大概就是媒体界的追星女孩吧!
追星成功的那天,让姚明雅永生难忘。/受访者提供
面对纸媒日渐转型新媒体的趋势,《新周刊》也在努力做着转型。而要兼顾工作、生活的姚明雅也将对《新周刊》的关注重心从杂志转移到了新媒体。
尽管她对纸媒也时有关注,但是由于没有太多时间坐下静心阅读,反而是《新周刊》的新媒体矩阵和APP,可以让她更好地利用自己碎片化的时间看想看的内容。
更加细化的受众群体、更丰富的栏目内容,相比起半月一刊的纸媒,新媒体对热点的关注来得更快更及时,阅读体验更加轻松自在,这也正是小姚和每一个《新周刊》铁杆粉丝希望看到的转变。
“因为《新周刊》
我找到了热爱的事业”
2016年认识《新周刊》后,司马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
碰到自己喜欢的专题,司马会细细品读。/ 受访者提供
5年前,大学毕业的司马因为读了自己并不感兴趣的理工科而烦恼,他不想从事不喜欢的行业。
纠结万分之时,经常关注杂志的他在学校报刊亭里看到了创刊20年纪念版的《新周刊》。自此之后,司马一直通过看《新周刊》的文章提升写作能力,在潜移默化之下坚定地走上了媒体人的道路。
谈起当时关注《新周刊》的原因,司马说:“当然是因为封面好看,再加上‘新周刊’三个字,特别有感觉,给人一种文艺小青年的感觉。”
这是他对《新周刊》的第一印象,而吸引他五年的原因,则是过硬的文章质量和有趣的专题,例如他最喜欢的《快!一起来推理》,从主题到内容都体现出了《新周刊》所倡导的“新锐”。
蓝底白字的封面透着理性、严谨的感觉,与“推理”专题完美契合。/受访者提供
而信息时代的到来,新周刊媒体矩阵的出现让司马有了更多渠道关注他喜欢的专栏,新周刊、有间大学、九行等微信公众号都是他会在闲暇时间阅读的。
或许有人逃得过《新周刊》每一期有意思的专题,但没有一个“猫奴”逃得过新周刊傲娇的“姜哥”。
司马最喜欢《新周刊》新媒体矩阵之一的“新周猫”,一方面是因为内容新颖,另一方面则源自一个爱猫人士对漫画主角“姜哥”的喜爱。
没有一个人能逃得过“姜哥”的魅力!/受访者提供
从《新周刊》的20年到25年,司马看着《新周刊》从一个青涩青年逐渐成熟的同时,他自己也从一个大学刚毕业、对未来充满迷茫的青年成长为能够独当一面的媒体人。
他说他很佩服《新周刊》在信息时代能够一直坚持做纸媒的勇气,也感谢《新周刊》让他找到了未来生活的舵。
其实,这份勇气是相互的。正是每一位读者的喜爱才让《新周刊》做得越来越好,《新周刊》才能因此影响更多的人。
沉甸甸的铜版纸,包含着每位读者对《新周刊》的喜爱。/受访者提供
2021年是《新周刊》创刊25周年,不少粉丝都送上了期望与祝福:
“希望《新周刊》能继续做一个有温度、有洞察力的纸质媒体,给这个快社会多一点停下来思考的机会。”
“希望《新周刊》越来越好,无论是纸媒还是数字媒体的选题、内容质量都可以一如既往地贴合时代、社会、年轻人,给年轻人带来新的思考方式。”
“希望能够继续紧跟时代的步伐,展示时代的声音,成为最具思想和内涵的杂志。”
从1996到2021,《新周刊》与读者一起走过了1/4个世纪。
25岁之于人生,是整装待发,向世界出发;25岁之于《新周刊》,是出走半生,归来仍是正青春的少年。
有人说,25岁的《新周刊》,从创办到成长,恰恰是中国传媒发展的缩影。 / 新周刊
《新周刊》从未停止新锐与改变,她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永远充满无限可能。
祝《新周刊》25岁,生日快乐!
姚明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