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他们”起身反抗,很多人会向六十年代回望
对于一个风云时代来说,缅怀是最高的褒奖,对于一个风云时代的人物来说,失败不是结果,它不过是换了一种路径去成功。上世纪六十年代,对于全世界的青年人来说都是一个刻骨铭心的时代,在那个时期,思想上百花齐放,行动上自由至上。我们或许会想起被彻底否定的十年,然而将目光延伸一下就不难发现,在整个六十年代,全世界的很多地方爆发出来的运动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曾经。美国的黑豹党,法国的红五月,意大利甚至刀兵相向。这些运动无疑体现出来了一个观点,约束之下,人们并没有磨灭对于权威的质疑与反叛。而这样的核心思想也就是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所要包含的。
《如果》是一个与寄宿制学校有关的故事,在英国的一所寄宿制学校里,学生们经受着严苛的制度管理,在这样的制度之下,学生们稍有不从就会得到教师们的各种惩处。这些学生中有三个大一点的孩子,他们并没有在内心深处对于这种高压管理所屈服,因此,他们依旧是过着自己浑浑噩噩的生活。
然而有一次,当教师们因为一点小事狠狠的迁怒于这几个人之后,他们便开始伺机报复了。终于,在这个学校的高光时刻,他们几个人将收集来的武器架在高楼之上,对这所学校进行了彻底的“清洗”,愤怒的子弹和嘶吼的炸药将整个学校撕开之后,这几个年轻人似乎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满足。
本片是一部平平无奇,然而却让人热血沸腾的电影,电影的内涵很丰富,同时也很简单,在整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人们对于自由的向往是根深蒂固的。当西方的资本主义被质疑的时候,来自东方的社会主义很容易就能在西方世界生根发芽。而本片中的这些学生,他们所向往的时代,就是整个六十年代的缩影。我们能正确的认识那个年代,也就真正的了解到了这些孩子们的诉求。
他们要什么?他们要自由?当然不仅仅是自由,他们要的是平等的对待,而不是恶狠狠的权威。试想一下,这几个少年的初衷是什么?对于一个处于青春期的孩子来说,理解与包容是主要的交流路径,这是现代社会我们所提倡的,然而在那个年代,沟通无疑是被设置在权力之下的,理解与包容基本上不存在,而存在着的就如同这所寄宿制学校一样,等级森严的制度,以及权力对于人性的碾压。
为什么说这样的制度是在当时被人们所反对的呢?我们回想一下当时的国际形势,二战结束后,人们紧接着就迎来了冷战,而冷战之下,人们对于未来是非常迷茫的,因为整个人类的生死完全笼罩在美苏两个核大国的阴影之下,对于明天,对于未来,没有人能给出一个完整的回答。这就是片中的二这几个年轻人整天浑浑噩噩的原因所在。
而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他们需要的是什么呢?虽然不知道他们真正渴望的是什么,但绝对不是高压强权。因为任何在人们极度紧张的高压强权,总是会适得其反。这几个年轻人就是这样的典型,在强权之下,他们表面服从,暗地里却滋生了一种反抗。对于强权的一次颠覆,而且是一次彻底性的颠覆。
为什么会选在将军视察学校的时候来挺身反抗,因为这个寄宿学校在乎的是荣誉,在他的高光时刻让这种所谓的荣誉粉身碎骨,自然是一次对这个集权团体的非常彻底地打击。于是,这几个学生按照自己的意图谋划了这个样事情。当然,在影片的结尾处,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谋划到底是真是假。当然,这就是片名“If”的妙用。结局并不是主要的,主要的是面对这样的结局,我们所能看到的一种可能,一种挺身反抗的可能。
当然,很多人对于本片的印象无非是库布里克的《发条橙》的借鉴,然而放眼整个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我们所看到的那些经典影片们无疑都有这样的显著特点。不论是本片,还是《发条橙》亦或者是早一点的《四百击》。他们的主题无不例外的都是一种反叛。为何反叛会在某一个时期集中爆发,这其中的真实原因似乎更加有助于我们理解那个风云际会的年代。
《if》可以看作是一种胜利,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精神上的胜利,但无论是哪一种胜利,本片的创作者想要展现给我们的无非是一种精神上的抗争。任何人都是需要平等的相处的,并没有哪一个人可以超越别人而存在,我们需要的是一个平等的社会,而不是集权的碾压。
或许这样的期待有点不切实际,然而当起码的尊重也得不到的时候,反叛就会产生,如果没有人能很好的理解时代的焦虑,从而用更好的方式来与那些躁动不安的人进行沟通,那么他们就只能让暴力解决一切可视的诱因。后世的人们起身反抗的时候,或许会想到他们。
……
你好,再见
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