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战》:改结局,破尺度,却依然不够真实
《毒战》中的“毒”字,除了指代毒品,还有另一层意思,那就是毒贩毒辣、狠毒的内心。
杜琪峰擅长拍摄警匪片,《毒战》也延续了他一贯的影像风格,将其“杜氏暴美”发挥得淋漓尽致。
然而《毒战》却不同于以往的警匪片,写实风格更浓烈,它更多的是对人性的揭露,想表达的是人心的狠毒。
片中古天乐饰演的蔡添明,在杜琪峰原本的设计里他的结局并不是被抓捕归案,而是逃之夭夭。
影片还删掉了铺垫蔡添明人物性格的戏份:
制毒窝点发生的爆炸是蔡添明导致的,他的老婆和老婆的两个哥哥都因此死掉,而蔡添明却自己逃了出来,没有救他们。
蔡添明这个毒枭极度自私,阴险狠毒,毫无底线,为了自己能够生存,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得出来。
他对别人说“你死我陪你死,你活我陪你活”,实际上心里想的是“你要死你自己去死,我要活我一定会活”。
最初设计的结局,是蔡添明在杀掉了所有人后,成功逃走。八年之后来到云南鹊桥上与人贩毒,此时黄奕饰演的女警已经成为队长,她带队去抓捕蔡添明。
蔡添明慌不择路,从桥上跳下,摔断了腿,竟然还一瘸一拐地再次脱身。
杜琪峰最初这样拍,并不是出于影片有续集的打算,而是想通过遗憾,让观众可以更加深刻地记住这个穷凶极恶的匪徒。
但随着拍摄的深入,很显然,银河映像的传统收尾风格放在这里并不适合。或许这并不关乎过审与否,拍摄这样题材的电影,毒贩罪有应得的宗旨应该贯穿始终。
于是,他改掉了蔡添明的结局,把蔡添明从犯法到伏法的整个过程,都呈现在观众面前。
因此,《毒战》也成了第一部清晰地展现执行注射死刑的中国电影。
拍摄这场死刑戏,导演、编剧担心不会过审,演员古天乐在拍摄过程中也不好受。
尽管开拍前他就去找了很多资料,导演在拍之前也做了非常清楚的讲解,可实际拍摄的时候他还是觉得很害怕。
几秒钟很短,但要真正在那等死却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即便是在演戏。
这也是杜琪峰执意要加上这段戏的初衷,他要表现这整个过程,让观众看到毒贩临死前的状态,给观众一个交代,而不是用字幕代替。
杜琪峰绝非哗众取宠,用新鲜的镜头去博眼球,而是用它去表达希望电影更加开放和进步的诉求。
同时,执行死刑从枪毙到注射,也是对中国司法更加文明的一种表现。
警匪片一向是香港电影人的强项,但将这个题材搬到内地大银幕上时,对内地公安的描写就成了香港导演杜琪峰的一个挑战。
他在传统的银河映像风格之中,糅合进了内地影视剧的写实意境。
孙红雷、黄奕等饰演的缉毒警察们训练有素、身手敏捷,追捕毒贩时更是奋不顾身,但片中也不乏缉毒警察下车随地小便这样的真实情节:
片中钟汉良、李光洁饰演的广东缉毒警,开车从广东一带开始追毒贩一路追到天津,得到孙红雷的支援时,二人第一件事就是冲下车在路边尿尿。
为何要设计“缉毒警察下车随地小便”这一情节?这难道不是有损警察形象吗?
其实杜琪峰是希望通过这些细节来告诉观众,真正的警察并不是大伙想象中的无所不能,他希望借着这部片子,能好好讲述警察的使命。
比如缉毒警察追毒贩,小便时间要看毒贩的车什么时候停,毒贩不停,他们就必须一直憋着尿。杜琪峰希望观众能明了,真正的警察应该是怎样的,其实他们也是普通人,只是从事了一份神圣的职业。
而不是其他影视剧里所表现的样子,帅的不行、酷的不行,每个人都不说人话,举起枪做样子,那不是警察真实的样子。
影片的枪战场面的尺度也很大,除了结尾残酷无比的决战之外, 郭涛、李菁饰演的“大聋小聋”毒贩也让人印象很深。
他们竟然能在特警重围下重创对方,并且能从容身退,这在内地大银幕上极为少见。
“大聋小聋”毒贩,表面上是一对残疾兄弟,但实际上却是制毒工厂的主谋,当警察在制毒工厂布下天罗地网之时,大家都以为这对聋哑毒贩会轻易被捕获,但二人却拿出暗藏在工厂内的各种武器对着警察狂射。
最终,穿着秋衣秋裤和病号服的“大聋小聋”不但令围剿他们的武装部队死伤惨重,这两个片中拥有最多武器的人物,更是在避弹衣的保护下,毫发无损地逃离现场。
这场枪战戏非常激烈,而原本杜琪峰拍得要比这还要火爆,最终上映时,这场戏已经被剪掉了一半。
为什么后来作出了删减呢?杜琪峰解释是因为公安部门提出的审核意见:毒贩不可能有那么多枪的,这么多枪在他们面前,太夸张了。
杜琪峰开始很是不舍,毕竟这场戏拍了很多天,这种拍法也属于戏剧上的一种极端表达。可为了不影响整部影片,他还是做了删减。
拍摄这部戏,每天的创作都让杜琪峰感到是一种考验,其中就包括“大聋小聋”的枪战戏。而他的信念是希望影片能够顺利过审上映,这就要让整个故事的大方向是健康的,一些细节就不去过多纠结。
影片上映后,“突破尺度”、“”等评价此起彼伏,那么《毒战》的尺度真的大吗?
男一号孙红雷并不这么认为:“还不够,还差远了,真正缉毒工作的残酷、残忍和血腥,只有侦查员们自己知道。”
准备出演《毒战》前,孙红雷曾采访一位卧底缉毒警察:“办案时,你们最怕什么?”
对方回答:“我们不怕毒贩开枪打我们,我们最怕试毒。”
孙红雷不解,争辩道:“你们可以不吸啊!”
“红雷你不懂,这条线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他让你试毒,说抽一口,那就是在观察你,你不试,他转身就走,我不能在我手里把这条线断了。”
导演杜琪峰把这个故事放在了影片之中,孙红雷饰演的缉毒大队队长张雷,为了破案被逼“以身试毒”,其过程令观众不寒而栗。
孙红雷伪装成哈哈哥,与毒贩昌哥谈生意时,为了赢得信任被逼吸毒,之后他全身发抖,继而狂吐、满地打滚,并大喊“我浑身都痒,感觉有虫子在爬”,最后躺在浴缸里浸泡冰水克制。
对于影片创作来说,这样的场景是非常敏感的,特别是能否过审,是导演杜琪峰更为在意的。他只能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没有想到结果真的通过了。
不过,杜琪峰还是拍了两个版本,一个是张雷吸了毒的,另一个是他没有吸毒的,而最终的版本虽然有吸毒内容,但观众看不见吸的过程。
也因为题材敏感,所以主创在拍摄的时候都做了不少准备。
比如为了让镜头更真实,韦家辉在拍之前就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他询问医生,如果误吸了要怎么办?得知有两种方法,或者是让身体降温,或者是让身体升温。影片中选用的方法是呕吐出来,再降温。
剧组安排的“毒品”是特制的葡萄糖粉,从鼻子里吸进去也很难受。而为了传神演绎瘾君子的当下反应,孙红雷也对此反应做了反复推敲,因为吸毒这种事,无法在现实生活中体验,他只能靠上网查资料以及请教戒毒中心。
再说回孙红雷采访时的故事,在那三天前,受访卧底警察的指导员,抱着一个身上缠满手榴弹的毒贩,跳崖牺牲。
《毒战》题材十分敏感,很多导演都避之不及,不愿意挑战,杜琪峰则勇于直面严格的审查,不仅影片成功上映,还保留了银河映像的应有味道。
反观那些因题材限制而畏手畏脚的创作者们,总是抱怨审查制度束缚了他们的创作激情,其实无非就是没有努力去争取罢了。
杜琪峰拍摄《毒战》,并没有在写意和写实之间举棋不定,而是尽最大的努力去还原真实,以警醒世人。
毒贩罪有应得,他们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是伤害一个人或者是一个家庭,而是整个社会和国家。
卧底缉毒警察,刀尖上的舞者,披肝沥胆的英雄,他们负重前行,是所有毒贩闻风丧胆的利剑。
为了完成任务,他们要做很多违心的事,比如试毒或者帮凶,甚至家人的生活都要为此付出代价。
他们才是真正的影帝,因为稍有不慎,没人会给他们NG的机会。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向缉毒战警致敬!
孙红雷杜琪峰警察毒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