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常客郭冬临:20次登春晚,56岁未婚无子,曾因8个字被索赔1亿

更新日期:2023-05-09 02:30:08阅读:3955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一句话能成事儿,也能坏事儿。”多年后,这个曾经在郭冬临所饰演的小品中出现的一句话,竟在他的身上一语成谶。短短8个字,就让观众们将他赶下坚守了20年的春晚舞台,更是被河南人民炮轰,索赔近1个亿。他究竟

“一句话能成事儿,也能坏事儿。”

多年后,这个曾经在郭冬临所饰演的小品中出现的一句话,竟在他的身上一语成谶。

短短8个字,就让观众们将他赶下坚守了20年的春晚舞台,更是被河南人民炮轰,索赔近1个亿。

他究竟是说了什么?为何会引起那么大的轰动?如今当争议声慢慢消散,他的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1966年,郭冬临出生了。家庭配置说出来,大家或许会一阵唏嘘:果然才华都是家庭培养出来的啊。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郭冬临的父亲是个说快板的,母亲是个说评书的。的确,这样的家庭环境很容易塑造孩子的文艺气息。

但是郭冬临还没来得及被熏陶一番,家里就出了变故。

当时正处于比较混乱的时期,郭冬临的大伯由于种种原因跑到了台湾,他一个人倒是爽了,留下的亲朋好友就惨了。

郭冬临的父母被拖累着丢了工作,此时郭冬临的出身更加是雪上加霜。

所以,小时候的郭冬临几乎没有机会去接触父母的那些能活巧技。为了生活,父母整日奔忙,到处找机会赚钱,只为了不让家里的三个小子饿肚子。

可毕竟是手艺人、文化人,扛了几天麻袋之后,郭冬临的父亲就有些难以招架了。可是没有办法,尽管浑身疼得不行,他依旧咬牙坚持。

可是一家那么多张嘴张着,靠着郭父一个人的努力根本难以让一家人吃饱。

看着家里面黄肌瘦的妻子和孩子,郭父最终做了一件不得已的蠢事。当时他工作的地方有食堂,里面每天为员工准备工作餐,于是郭父动了歪心思。

一天趁大家不注意的时候,他悄悄地多拿了一些食物塞在自己准备好的口袋里。这一次很成功,于是很快他又开始了第二次、第三次……

纸终究包不住火,这件事还是暴露了。虽说偷的东西倒不值什么钱,但是这个行为的性质很恶劣,于是郭父被开除了。

不得已,郭母只好也外出打点零工,郭父只能去帮人家扛货。当时郭冬临还很小,没有人看着是万万不行的,所以每次出门,郭父都会带着郭冬临一起。

有次工作到很晚,疲惫的父子俩饿着肚子在街上慢悠悠地走着。看着小家伙饿得快要走不动了,郭父拿出包里的半个馍,可馍太硬了,根本难以下咽。

就在这时,面前正好有一家热汤面馆,虽然很不好意思,但是为了孩子,郭父还是走了进去,想要一碗热汤。

可对方并未给他好脸色,反而嫌弃地将他赶了出来。

出来后,看着小郭冬临眼巴巴的样子,郭父说:要不你也去试试?也许看你小孩子可怜,就给你了。

郭冬临鼓起勇气走了进去,他慢悠悠地晃到了一个看起来很善良的女人面前。然而还没开口,对方的话就让他打了退堂鼓:哪儿来的脏孩子,走远点儿。

无奈,父子俩只好坐在店门口的台阶上艰难地啃着那个硬得跟石头一样的馍。他们在等机会,等到客人都吃完了,上去找点剩汤喝喝。

可惜,好不容易等到有位客人起身,看着他碗里剩的汤,父子俩都咽了咽口水。可惜下一秒,对方看了他们一眼之后,竟往碗里吐了一口唾沫。

随后得意洋洋地朝他们笑了笑。

也正是那一刻,幼小的郭冬临心中瞬间充满了力量,他发誓,自己一定要出人头地,一定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这样艰难的日子熬了几年之后,父亲出于各种机缘巧合又回到了从前的单位,母亲也已经找了一份能够补贴家用的工作。

这一年,郭冬临10岁,终于踏入了学校的大门。

长大后的他了解了父母当初作为手艺人的往事,看到一些旧照片后,他的心中有了目标。除了对照片中父母表演时神采奕奕的神情所吸引之外,他也想延续父母的梦想。

高中毕业的时候,他下定决心要报考艺术类的学校,本以为这个决定会让父母感到欣慰,哪晓得收获的却是极力的劝阻。

对于父母来说,他们吃了太多由于工作不稳定而带来的苦了,所以他们不愿意郭冬临重走他们的老路。

但郭冬临有自己的想法,他深知时代已经变了。于是他想尽各种办法终于说服了父母,来到了上海戏剧学院。

来到这里后,他意识到了世界之大,这里俊男靓女的组合也常常让他心驰神往。

但是他知道,自己身上有更大的责任,努力出人头地才是当务之急,至于恋爱什么的,以后再说吧。

哪成想,一句以后再说就让他单身至今。

1980年,郭冬临终于毕业了,凭借着在学校里打磨出的精湛演技,他轻轻松松就考入了北京人艺,成了一名话剧演员。

这对父母来说也算是一个安慰,毕竟也算是端上了铁饭碗。

众所周知,演员也是有鄙视链的,不过话剧演员显然是生物链顶端的存在。这也就意味着,郭冬临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刚进入人艺,根本就没有他这个新人展现的机会。虽说是个正经工作,但是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打杂。

不过郭冬临没有感到不满,而是在打杂之余观察那些在舞台上的演员的演技,并且一点点地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终于他的努力有了展现的机会,1991年,他获得了一个非常小的角色,可尽管几乎没有台词,他依旧很高兴。

之后的两年,他开始跑一些剧院的小龙套,再慢慢地,他开始吸引一些导演和业内人士的关注。

93年,一个让他受宠若惊的机会来到了他面前:春晚彩排的邀请函。

这个机会多么可贵不用多说,无数人挤破头都无法拥有的机会,郭冬临有了。但是巨大的压力也随之而来。

他没日没夜地修改自己的剧本,但是第一次彩排的时候还是表现欠佳,导演告诉他,如果第二次彩排时还是这样的效果,那他的节目就得被撤掉了。

为了守住这个来之不易的机会,郭冬临又一次全身心地投入到了剧本当中。

终于,27岁那年,他登上了春晚的舞台,站在了全国人民的面前,用实力兑现了当初对父母许下的诺言。

这次表演虽说没有掀起什么太大的水花,但是郭冬临的名字开始被大家知道,他也意识到,自己或许有小品方面的才能。

找到目标后,他开始向着自己的目标不断打磨演技。

两年之后,他又一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这接二连三地肯定让他变得自信,自信则给他带来了好运。

这一年,大家都因为《有事您说话》重新认识了郭冬临,此后他成了大家口中亲切的“郭子”。

这之后,郭冬临便成为了春晚的常客,开始和许多知名的小品演员合作,只要有他出现的小品总能收获很大的反响。

那时候甚至流传这一句调侃他的话:流动的合作演员,铁打的郭子。

2005年,《男子汉大丈夫》的出演让郭冬临和牛莉这对搭档第一次碰撞,后来他们也一起演了不少作品,精湛又自然的演技让不少观众以为两人现实中是一对儿。

甚至至今还有观众有这样的想法,去年5月,牛莉发布了一个视频,视频中有她和王迅,调皮的她略带调侃地配文道:想知道我老公是谁吗?

坐在一边的王迅立马凑了上来说:我!

翻开评论区一看,居然有不少网友说:牛莉,你和郭冬临离婚了?

这真挚的发问让不少知道真相的粉丝哭笑不得,毕竟这根本不是有没有离婚的问题,两人压根儿就没在一起过呀!

然而这个话题所引发的热度也让很多人意识到,这些年,郭冬临好像已经很少登上春晚舞台了,他去哪里了呢?

一切还要从17年的春晚小品《取钱》说起。

当时这个小品的主题是宣传反诈手段,可是无意中的几句话却在全国范围内掀起滔天巨浪,甚至一下子埋没了郭冬临的春晚之路。

当时小品中有个骗子形象,而骗子的声音出来后,有的人感觉到不对劲儿了。因为那骗子操着一口河南口音。

不仅如此,郭冬临的台词中还有一句是:十个河南人九个骗。

于是河南人不服气了,觉得郭冬临这是有意在“地狱黑”。

随着事件发酵,居然还有一位不怕事大的律师直接给郭冬临发了律师函,表示为了弥补给河南人民造成的伤害,郭冬临需要支付每个河南人一块钱的精神损失费。

一人一块听着是不多,可是河南作为人口大省,将近有1亿人口,这摆明了就是在刁难郭冬临。

因为这件事,郭冬临的口碑直线下降,甚至不少代言也纷纷跟他解约。

眼看着郭冬临遭到如此反噬,小品的编剧看不下去了,赶紧出来为郭冬临说话,表示他只是个演员,剧本是自己写的,用河南话只是因为自己对河南话熟悉,根本没有歧视的意思。

当然那个荒唐的1亿元的补偿,法院没有批准,但是郭冬临却持续地承受着网友们的冷嘲热讽。

直到2019年,他才再次登上了春晚的舞台,可时代已经变了,这一次没有多少人再为郭子喝彩了。

意识到时代的变化,如今的他开始抓准机会转战短视频行业,从他的近千万的粉丝量来看,他依旧还是混得风生水起。

只是可惜的是,这么多年了,由于种种原因他依旧单身。不过他似乎不在意,因为从他决定要走演员这条路的时候,他的心中就只有一个理想:让父母过上好日子。

他也确实做到了。

家是他最温暖的港湾,他曾有句很触动人心的发言:“小时候,总是从家偷偷跑出去参加聚会,长大后,总是从聚会偷偷跑回家里。”

人的一生哪能十全十美呢?能够从当初那样悲惨的境遇中跳脱出来获得如今的生活,他已经很厉害了。

“所谓节日,就是让快乐的人更快乐;让孤独的人更孤独。”

这是2023年春晚之前他发出的感慨,从他的话里我们似乎能够听出,他是那个孤独的人,可私心里还是希望,他能够成为一个快乐的人。

很久很久之前,有个谣言称郭冬临早就隐婚生子了。想来,如果这件事是真的倒也不错。

那个曾经在舞台上想尽办法逗大伙儿乐的人也该拥有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了。

春晚郭冬临

Back to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