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译:有些“快钱”不必赚,有些事情不用急

更新日期:2022-10-10 23:14:45阅读:4274次编辑:来源:友谊影视
一直很喜欢张译。客观来讲,从容貌和外在条件来看,张译不是那种自带光环的人。但是他照样抓人眼球,因为他是认真的人。尤其是看完易立竞对他的采访,我更加确信,没人能拒绝张译的,谁不喜欢认真的人呢?之前读稻盛

一直很喜欢张译。

客观来讲,从容貌和外在条件来看,张译不是那种自带光环的人。

但是他照样抓人眼球,因为他是认真的人。尤其是看完易立竞对他的采访,我更加确信,没人能拒绝张译的,谁不喜欢认真的人呢?

之前读稻盛和夫的书,记得他在书里特别强调:“特别认真地生活”是我一路走来的人生信条。迄今为止,我珍惜每一天,珍惜每一瞬,无论何事,我都以冠以“特别”字样的认真态度全力以赴。即使在迎来78岁的今天,对于眼前的一切事情,我都真挚面对,认真处理,态度没有丝毫改变。通过自己的人生,我深信,正是这种认真的态度,给我带来了一个充实的、丰富多彩的人生。

年少的时候喜欢看脸,经历了生活的捶打之后,会格外喜欢那些认真的人:他们认真地对待生活,认真地对待关系,认真地对待自我。

01

采访中,易立竞问张译:从之前没有戏拍的籍籍无名,到后来走国际电影节红毯,会觉得像是做梦么?张译回答说:“不像做梦,因为那个时候是付出了努力的,我知道过程。”

尤其是这句“我知道过程”,瞬间击中我。很多媒体喜欢说张译身上有股傻劲,什么嘛?!这哪里是傻,这明明就是坚定,是“心里有一片海,眼里有一道光”的认真啊。从普通人到百亿演员,从不会演戏,说台词都像在念稿子。到如今正反派人物都能熟稔驾驭,张译是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是大量的积累和付出换来的。当年他还在哈尔滨话剧团时,就已经前前后后研读了2000多个剧本,据说如今他收藏的话剧剧本已经超过了四五千册。《士兵突击》的编剧兰晓龙在采访中也曾提到一件张译钻研剧本的趣事,张译向他借了一本前苏联作家盖利曼写的话剧剧本,为了方便拿回去慢慢地认真研读,张译花钱将厚厚的一本作品全都复印了下来。兰晓龙知道后很震惊,因为在他看来,那本剧本不算经典,但张译还是极为虔诚地拜读了剧本里的每一个字。从不可能到可能,张译靠的是热爱。什么是热爱呢?私以为,「认真」加上「坚持」就是热爱。一个不认真的人,是无法坚持的;一个不认真的人,也很难有保有长情的热爱。从没有戏拍,到各大导演争相合作,张译挺过了无数个难熬的日夜,但他身上的那股认真劲一直支撑着他忠实自己的感觉和喜爱,不要烦,不要放弃,不要敷衍,认真地读好每一个剧本,用心地打磨钻研好每一个角色。02从不上综艺节目,就是专注地演戏:张译有一种难得的人间清醒。他说自己只能做演员,做不了明星,因为自己身上没有供大众娱乐的特质和属性。

这大抵是一种自谦,本质上,张译心里清楚自己想要的不是成为明星的光彩照人。提到拿金鸡奖最佳男配这一奖项时,他说他在台上领完奖说完获奖感言,就觉得这事与自己无关了。用他的话来说就是:“繁华过去了,热闹过去了,你应该干活了。”

其实,认真的人更容易搭建出充盈的内心世界,相应地就不会沉迷于外在的繁华和热闹。所以他说他不希望导演用“特别棒、特别好“之类的言辞来称赞他,因为他觉得到这个年纪不能再听这些吹捧来自我麻痹。

与此同时,他也拒绝了那些能赚快钱的综艺,他说“除了和影视相关的,其他的活动我很少参加,这是底线和原则。”他是一个赶路人,享受去构建、去实现的过程,享受在过程中体会酸甜苦辣。

03看起来,张译跟这个什么都讲究“快速高效”的时代有些不同步:张译他不是天选之子,也没有那种天生的表演灵气,当年想考北京广播学院,结果文化课没过,名落孙山,回家后一夜间成为居委会盖章认定的“待业青年”。后来去哈尔滨话剧团工作,看了别人的演出被深深打动,于是决定做个演员,但一直默默无闻,不得不曲线救国,改去做编剧,做编剧也没啥动静,后来又辗转周折开始演电视剧。但是张译又的确靠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他应得的成绩和成就:从《士兵突击》里一个只有9集戏码的史今开始崭露头角,慢慢地开始电视剧和电影两面开花,成为最佳男配,一线大导演的御用男演员……有些快钱不必赚,有些事情不能急:原来,张译才是那个真正能缓解当下人们焦虑的人。

张译

Back to Top